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党纪学习教育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内乡进行时 > 党纪学习教育
宝天曼保护区(国有内乡万沟林场)六年来建设管理情况回顾
添加日期:2018-03-19 09:53:07   来源:   作者:李净 曹良   浏览量: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河南省西南部,内乡县北部山区夏馆镇、七里坪乡行政区划内,总面积9304公顷(13.956万亩)。森林蓄积量13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9.8%,是我省最优质的森林资源。保护区地处中国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域,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区内生长有植物3231种,占河南省植物总种数的50%、占中国植物总数的10%。分布着大果青扦、秦岭冷杉、香果树、连香树、水青树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紫斑牡丹、麦吊云杉、金钱槭、青檀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36种,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75种;栖息有脊椎动物359种,包括兽类58种,鸟类205种,两栖类12种,爬行类28种,鱼类56种;昆虫2257种,占河南总数的28.89%,其中以本保护区作为模式产地而命名的新种119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4种,原麝、林麝、金钱豹、金雕、白肩雕、黑鹳、大鸨等7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羚、黄喉貂、鸳鸯、红腹锦鸡、大鲵、中华虎凤蝶等3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区的前身是建于1956年4月的国营内乡万沟林场,1980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全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宝天曼纳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6年国家林业局把宝天曼保护区列为首批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
    多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立足保护生态的根本任务,扎实做好资源管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稳 步提高,实现了质的飞跃。2014年9月,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推广了我区的经验;2016年5月,局长孙小波同志被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等七部委联合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在全国范围内通报表扬。充分肯定了我区的建设管理成效。现将具体情况回顾如下:
    一、抓班子、带队伍,保护区发展组织基础不断夯实
    加强班子建设方面。我们重点做到:注重加强班子团结,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既合理分工,又协调配合,班子整体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较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一是重视选拔高层次人才。公开招录了6名本科以上林业专业毕业生(本科2名、硕士研究生4名)。以后我们还将继续招录保护区发展亟需的各类人才,保证人才不断档、发展不停步。二是加大继续教育力度。鼓励青年职工参加林业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合格后局里支出教育培训费用。目前,参加大专及以上继续教育人员达到24名。三是创新载体,开展活动。开展了“学习先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思考、敬业、创新”、“德行天下”等主题教育活动,要求职工认真记笔记写心得,开展心得交流及主题演讲比赛,使职工们转变了观念,改变了作风,形成了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氛围。
    二、抓建设、重管理,保护区资源多年实现零侵扰
    为彻底解决保护区自建区以来“站点分散、条件简陋、管理松懈”的积弊,2012年以来,我局对保护区管理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建设大站,改善条件。按照区域整合、便于管理、交通方便、临近村民的原则,实施了护林站建设项目,将原来的15个保护站整合为大块地、葛条爬、小湍河、大龙、野獐等5个保护大站。并全部新建了保护站房,建设了办公室、宿舍、厨房、餐厅、卫生间,购置了规范化的办公桌椅、电脑、数码相机、打复印一体机、床、衣柜等办公、生活设施。配备了规范化的四季野外巡护服装。从根本上改善了护林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解决一线职工巡护难、吃饭难、回家难的问题,2014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为各站聘请专职厨师、发放伙食补助、巡护补贴,并租用车辆每月3次接送职工上班。从根本上改变了护林站的落后面貌和布局分散、难以管理的局面。二是科学监管,提高成效。近年来,我局积极响应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智慧林业”体系建设号召,多渠道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持续建设打造“智慧保护区”。截止目前,在局机关建设完成了资源管护监控指挥中心、保护区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在林区布设了5个高清摄像头、35个球机和枪机等资源监控终端和77台红外监控相机。局机关与葛条爬、野獐、大块地、大龙、小湍河5个保护站及生态定位站建设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形成了联网对接。今年3月10日,我局在孙小波局长主持下,成功召开了第一次视频会议,标志着我们在“智慧化保护区”建设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下一步,我局“智慧保护区”建设及运行的重点在于:对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拟于3-4月份,联系河南省规划院购买保护区1:10000电子地图,对地图进行卫片信息处理,收集整理好保护区保护、科研、宣教等方面资料图片;4-5月份联系软件开发公司,升级软件并输入动植物等各类信息,优化地理信息系统,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抓好系统的操作运行培训。要求局科研人员和护林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保护区资源管护监控系统和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操作技术,充分发挥系统在保护区资源管理、人员及巡护管理、科研设施及防火监测、视频会议召开等方面的强大功能,真正实现管理科学化、数字化质的飞跃。同时,我局制定完善了多项森林资源管护制度并坚持每月10日召开例会,听取各站以PPT形式做的管护情况汇报,对各站工作认真考核、评价,确保制度落实,管理有效。保护区森林资源连续多年实现零侵扰。
    三、抓科研、促保护,保护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科研监测水平的提高,可以为保护区制定更加先进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助于保护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局特别注重抓好科研工作。依托中国林科院和我局共同建设的宝天曼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这一科研平台,持续进行科研监测。近十年来累计投资千余万元,建设了固定观测样地、自动气象站、碳通量观测塔、实验楼等保护区森林、水文、土壤、气象、生物等科研设施,并配套购置了大量监测设备。接待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北京林大、河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千余人次,参与开展十多项科研项目,单独或共同发表近百篇科研论文,获得科技成果4项。
    四、抓宣教,重开发,保护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自然保护区是为社会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最重要的场所,只有在有效管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并适度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才能使全社会了解、认识自然,增强自然保护意识,更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多年来,我局一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与多国保护区及科研院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扩大保护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二是多形式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开展了《一个记者眼中的宝天曼》王天定摄影巡展、宝天曼生态摄影大赛、爱鸟周宣传等公众宣传教育活动;2016年拍摄制作完成了全方位反映保护区建设管理成效的专题片《探秘宝天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播放宣传,提高宣传效果。三是合理适度开发旅游资源。2002年至2008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有序、适度开发”的原则,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经国家林业局评审批准后,进行了旅游开发。在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发了原始森林游、河谷飞瀑游、奇石险峰游三条主题旅游线路。建设了宝天曼秋林宾馆、新老山门、景区公路等设施,初步具备了旅游服务能力。2008年10月,内乡县委、县政府根据全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宝天曼景区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与南阳大宝天曼旅游开发公司合作经营开发宝天曼景区。大宝天曼公司累计投入一亿多元,新建了一家三星级的汇银酒店,硬化绿化了新山门广场及停车场,对三条旅游步道及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以来,我局配合宝天曼景区联合创建5A级景区工作。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1200万元,建设完成了平坊至蛮子庄4公里道路铺油工程、生态线3公里台阶路和1公里木栈道、5个星级卫生间等设施。配套了景区备用电源和沿线路灯。同时,督促大宝天曼公司完成了景区内标示标牌系统、车辆中转系统和水线木栈道建设工程,使景区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升级。
    五、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努力方向
    一是保护区发展亟需的科研、管护人员严重不足,需继续公开招聘、引进;二是科研监测工作对科研院所的依赖性较强,偏重于科研服务方面,项目参与度不高。今后我们将立足实际,务实重干,发扬优势,整改不足,在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鼓舞和引领下,为保护区(林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谱写出新的篇章。



            
 
上一篇: 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召开智慧化景区提升会      |      下一篇:内乡县衙创新宣传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