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美丽乡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秀美内乡 > 美丽乡村
余关黄楝:描绘党建富民图
添加日期:2013-08-08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8月5日下午,记者站在岱军河的东岭上,感受着雨后清风,听着不时传来的鸟鸣,极目远眺……

   “你看,世界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牧原十七分厂、豫西南最大的薄壳核桃基地核心区、市百个重点推进社区牧原兴盛社区……这些都在黄楝村。”随行的余关乡党委副书记李艳芳很自豪,这些可喜的变化,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

    一个好支书带出一支好班子

    1996年,王建国被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17年来他为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成为实实在在的好班长。

    “跟着这样的支书干,咱心里踏实。”言语不多的村支部委员丁书印说。

    黄楝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8名,平均年龄46岁,建立党小组8个。该村党建、经济和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多年来连续位于全乡前列,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在全县处于领先位置。

    乡工会主席王淑慧指着新建的黄楝村部大楼说,三年来,黄楝村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2人,发展接收新党员7名。在家党员和部分劳力建立互助组,建立了文化宣传、敬老模范、雷锋互助、治安防范等志愿者小组。

    好班子引领致富好路子

    2009年,黄楝村通过“四议两公开”,与牧原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2年后,牧原公司在这里投资3个亿建成了单体规模世界第一、年存栏生猪10万头以上、出栏商品猪30万头的十七分厂。

    2011年,牧原公司又兴建了2000亩的“沼液―林果―蔬菜”循环经济生态园。村支部组织干部群众实地考察开眼界,通过算账对比,让群众看到好处、放下包袱,与伏牛山专业合作社顺利合作,种植了2000多亩核桃,与周边村形成了核桃种植连片发展的好态势。

   “目前,在我这里常年上班的黄楝村技术员有50多名,忙的季节,用工可达到四五百人,光用工费都得上百万。” 伏牛山专业合作社浩林公司的负责人王浩说。

    该村党建与经济发展实现了多个“双赢:“支部+合作社+农民”创造了“1+1+1>3”效应 ,实现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通过支部规范经营合作社,提升产业化水平,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强村与富民的“双赢”;通过引导村民抓发展、搞生产,实现了思想转移,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带动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双赢”。

    路子铺就了好生活

    由于牧原和浩林“两大巨头”的引进,产生了人口聚集效应。2011年,牧原公司邀请湖南城市规划学院在黄楝村高起点规划牧原兴盛社区,该社区以岱军河为主轴、以牧原路为中心、南北延伸1000米,划分6大区块5大功能区,可容纳4000人。

   “积极争取牧原和浩林公司支持,走村企共建道路。”余关乡党委书记张新炜说,“下一步,以 岱军河 水库为纽带把浩林公司万亩精品核桃基地与茶叶立体种植园相接,建成集人文居住、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可持续精品农村社区。”

    两年来,黄楝支村两委带领群众,多方融资,治理河道1000米,修了两岸护坡2000米,架起了5座连心桥,硬化道路4里多,铺设了下水道1000米,超市卫生室配套完善,村部幼儿园9月就要启动。

    如今,搬进牧原兴盛社区新居的68家,家家煮饭用上了沼气,洗澡用上了太阳能,厨房变得整洁了,生活更方便了,环境更美了,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滋味。

    夕阳下,新居竹柳若隐若现,拱桥亭榭错落有致,绿荫芳草生机盎然,岱军河水静静流淌……好一副韵墨山水画,党建富民图。

上一篇:板场乡严把项目关优化生态环境      |      下一篇:一村两县管 和谐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