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美丽乡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秀美内乡 > 美丽乡村
一村两县管 和谐共发展
添加日期:2013-08-09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千佛阁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距内乡县瓦亭镇4公里,距淅川县厚坡镇10公里。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村庄不大,却分属两县,一部分属于内乡县瓦亭镇杨沟村千佛阁组,另一部分属于淅川县厚坡镇岗西村千佛阁组。

   “我们这个庄现有87户,322人。解放前是内乡、淅川、邓县三县交界地方,解放后先是由内乡和邓县管理,后因厚坡镇由邓州划归淅川,从而变成两县管一村,过去是鸡鸣传三县,现在是一脚踏两地。外人很难分清哪家是哪个县的,尽管我们不属于一个县,但确经常有事大家帮、好事联手办、情义代代传,两县美名扬”。千佛阁村民、杨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孙天奇自豪地说。

    1990年,内乡杨沟村群众自己筹措资金开始用电,但是淅川千佛阁的群众由于距离远,成本高还没有用上电,为了方便他们的生活,杨沟村没让他们出一分钱就把他们的电接通。

    2009年杨沟村烟叶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000亩,为了服务烟叶生产,该村打算修一条生产路,但是修路绕不开淅川千佛阁的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何况人家的地也不多,杨沟村很为难,怕人家不同意。但是,当淅川千佛阁组的群众知道这件事情后,主动为修路让出3.6亩耕地,并且没要一分钱,这事让杨沟村干部群众很是感动。

    瓦亭镇近年来一直把烟叶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杨沟村是瓦亭镇的烟叶大村,2012年获得南阳市烟叶生产先进村。淅川千佛阁的群众也想种烟,但是他们一是没有育苗棚,二是不能熟练掌握烟叶生产技术,三是没有现代化的烟炉。这时,杨沟村积极主动向他们提供帮助,烟苗优先供应,技术员随时提供服务,烟炉无论怎样紧张也想尽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需要,不让他们的烟叶坏在地里。近两年来,淅川的千佛阁村共10户,种植烟叶120亩。淅川千佛阁组的孙中礼说:“无论三县或两县,我们邻里之间的真情实意没有变,这几年我们在杨沟村带动下发展烟叶实现了富裕,非常感谢他们!”

    在平时生活上,两组更是亲如一家。淅川千佛阁组有一个五保老人叫孙军聚,因中风不能起床,杨沟村55岁的孙中龙主动为他买药做饭照顾他,老人激动地说:“我咋有福气住在这儿,这里的人真好!”千佛阁组中间有一条路,生活在这里的群众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仅出行不方便,而且制约了这里的发展。村民孙中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省吃俭用加上在外地打工的几个子女资助,修了800米的水泥路,和“村村通”连接起来。这条路修好后千佛阁组的群众自发的组织起来进行路肩培土,大家都对老孙的举动感到佩服。用瓦亭镇镇长于飞的话说:“这条路修得好,它不但是两县群众心心交融的见证,也将成为实现梦想的小康路,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尽管淅川千佛阁不属于瓦亭镇,但是能帮助他们致富,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今年在烟炉指标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在千佛阁新建10个烟炉,力争实现‘两个千佛阁、联手共富裕’的目标。”瓦亭镇党委书记孙鹏远诚挚地说。

上一篇:余关黄楝:描绘党建富民图      |      下一篇:师岗镇完善信访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