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2011年大桥乡15个行政村,村村都有“一事一议”项目,修路、固堤、挖塘、修渠、清淤,全乡共投入资金419.7万元,其中自筹资金262万元,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131.1万元,社会捐助资金3万元,集体投入资金13.2万元,其它资金投入10万元。全县土地面积最小的农业乡镇获得了全县专项补助资金最多的成绩,不仅有效改变了基础生产条件,而且促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新型莲藕、温棚蔬菜等效益农业得到推广。其经验和成效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获得市县级专项先进称号。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立足政策研究,吃透上级政策精神。大桥乡首创一、三、五学习制度,及时对上级新的文件精神进行研究。事实一再证明,春江水暖鸭先知,关注大政方针的地方总是能够抢得先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2010年年底时候大桥乡就已经开始对刚刚出台的一事一议精神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且不断在机关会议上进行讨论,为快速开展该项工作打下了伏笔。
(二)、及早着手运作,广发宣传发动。为了提高群众积极性,大桥乡政府成立了专项工作指挥部,组成了由农业服务中心,国土管理所,财政所联合组成的领导工作小组,召开了由村民小组组长参加的乡村干部大会,下发了专题宣传彩页,让群众明白筹资筹劳是一项各方支持,协同参与,利益为民的好事实事,让政策及早为群众所知之。
(三)、确定项目工程,积极组织实施。2011年开春,大桥乡指导各村利用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程序,由群众集体讨论确定事关全村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并且交由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把关审查,确定其可行性,一大批涉及农业水利及其农业安全方面的项目得以优先进入项目笼子。当县专题会议召开之后,各地正宣传发动之际,大桥乡便已经迅速进入实施阶段,筹资筹劳的一步到位,全民支持的工作氛围,行之有效的管理运作获得了上级政府的极大关注和支持。
(四)建立督察台账,及时追踪问效。乡党政办牵头组建专题督查小组,对全乡一事一议项目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督察台账,制订了专人负责制度,要求各村均与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坚决打击偷工减料和敷衍塞责,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按时完工。对于工作不力,玩忽职守者立即通报批评,并取消当月津贴。督查工作一竿子到底,追踪问效直到个人,让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推进了工作开展。
(五)、深入扎实工作,准确上报材料。很多地方的一事一议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工作材料的编写和档案整理上报,手续繁琐。大桥乡在此项工作的开展方面及时提出了有村监委会介入、负责督促和监管的工作格局,专项资金有乡财政所负责划拨支付,监委会把关审核,明细账户登报上墙,严格按照会计日清月结制度,档案资料名目详细一步到位,充分展示了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得到了上级的一再认可,补助资金的发放在第一时间通过。
二、几点启示
(一)、抢抓机遇,积极运作,争取上级政策性补助资金是关键。一事一议工作让多年来群众想干却干不了的集体事物得到实现的可能,是一种国家支持,多方筹措,协同办事的运行机制。抢抓机遇尤为显得重要。
(二)统筹全局,确定工程,这是扎实工作为民办实事的基础。现在大家都知道一事一议是民心工程,都有紧靠政策的意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需要及时关注民生,了解群众所急所想,知道将要解决的工程是什么。大桥乡每年都通过机关干部民主评议,人大代表,政协代表议案建立决策库,有项目笼子,关键时候才不抓瞎,有的放矢。
(三)严把质量,纪委跟进,这是把好事办好不出纰漏的重要保障。农村一些工程,事关民声,延及子孙,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在规划审批,资金使用方面介入严格的专业把关。大桥乡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做到了专款专用,纪委把关,村级监委会全程参与,公开透明,做到一分钱一分货,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