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潭文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菊潭文学
由“世界读书日”所想到的
添加日期:2021-04-23 11:30:27   来源:   作者:陈景胜   浏览量:

       今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的产权。”这段宣言,道出了世界读书日的主旨。

       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世界读书日的由来源于1564年4月23日,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出生。而在1616年的同一天,莎翁去世。莎士比亚是英国的骄傲,欧洲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记着这个重要的日子。
        4月23日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特殊意义。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维加都于1616年4月23日逝世。莫里斯•德吕翁、弗拉基米尔•纳博和曼努埃尔•梅希亚•瓦列霍等著名作家也都在4月23日出生或辞世。
        4月23日,我们还应记住中国的朱熹和魏源这两个人。1200年的这一天,南宋大儒朱熹逝世。他的名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为800年来不少读书人的座右铭。另一位是清代思想家魏源。他于1794年4月23日出生。他编译的《海国图志》及一系列改革主张,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两位大师皆为中国读书人的骄傲。他们分别出生和逝世于4月23日这一天,使我们对世界读书日多了一分亲切。
       “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获得图书。”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文化产业与版权部主任兼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社长米拉格罗斯•德尔•科罗尔女士曾多次强调的一句话。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得到了全球社会各界的热切响应,并发展为尤其重视针对青少年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尊重知识。
        读书是人类最古老的习惯之一,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伟大的文学巨匠留给我们后人多少的好书啊!令我们享读其中,令我们受益匪浅。
        一本好书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记得小时候先是从儿童漫画读起,那些没有文字的小人书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和启示;再大一些就是阅读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工具书,以及对人生帮助的青春书籍;而今读的书虽不算多,但读书所带来的乐趣和知识境界尽在不言中……
       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日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据搜狐读书网站2019年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27%的人虽听说过但不知详情,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当代国人读书量太少已是不争的事实。2019年4月16日,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在北京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0.4%,低于2017年的84.8%。其中,2018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68.0%,低于2017年的75.8%;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6.3%,较2017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6.4%,低于2017年的90.4%。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分析发现,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比2017年的8.81本增加了0.10本。
       爱上读书,从而对扭转消极的社会思潮贡献更多的正能量。在201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时,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中国首部《中国网民阅读大数据》,以大量数据解读网民阅读习惯,剖析网民阅读趋势。人们对此很感兴趣,有了联系实际进一步探究的想法。大家决定开展以“网民的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向大众,尤其是年青人和儿童推广阅读和写作,希望提高人们对阅读的重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去年下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在多年倡导并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建设“书香中国”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今年我国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清清楚楚地向民众表达了国家对“全民阅读”的召唤。
       我们已迎来第26届“世界阅读日”,笔者呼吁大家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出发,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出发,在浩瀚书海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
喧嚣的都市里,还有一种生活叫淡定,还有一种安神养性的充电方式,叫读书!目前,公众对读书话题的关注热情逐渐升温。几年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倡导全民阅读的内容,这一举措再次引起公众对全民阅读立法的关注。其实,李克强总理曾多次谈起过阅读,2013年,李克强回答瑞士大 学生提问时说:“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共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激发全面读书的热情,让我们认真读一本好书吧!
        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任何学科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的高低就意味着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引用当下一句流行语,“阅读改变人生”。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和风尚。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读书学习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是它的意义是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它提醒我们天天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我们以第26个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为契机,掀起“崇尚知识,热爱科学”、“好读书,读好书”的社会新风气。让阅读成为每个人的修身责任,让阅读成为我们活出精彩人生的途径,让全民阅读成为我们美丽珠海最富浪漫与温情的一道风景,让我们一起阅读吧,让我们认真读一本好书吧!愿每个人都能天天爱读书、天天读好书。
上一篇:五月畅想      |      下一篇:(网评文章) 虚构“烈士”挂网祭拜牟利逾越法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