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潭文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菊潭文学
难忘五月粽子香
添加日期:2016-06-12 08:53:22   来源:   作者:曹万琪   浏览量:

照片 042.jpg

 

    端午到了,小街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巷道里处处是卖香布袋的摊子,卖主热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粽香、草药香……我似乎听到一首乡村黄昏下的晚唱,又似乎看到一副素描的风景画,纯真而涩涩的端午节记忆、浓浓的乡情乡音在心头潮一般地涌来……
    端午节在儿时的记忆里是酸酸甜甜的。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单调而又酸涩。小时候,我们总饥肠辘辘地上学,忍着饥饿去山坡上放牛羊,割青草,拾柴火,挖草药,一年到头很难吃上几顿饱饭。那时,我们最盼望就是过节,因为大人们总能在节日的时候做上一顿香喷喷的好饭。就这样掰着手指头数着各种节日,一路数着,盼望着,日子倒也过得津津有味。那个年代,在我们那贫穷的山乡,端午节能够吃上好吃的粽子比穿上一件新衣服的诱惑要大得多! 

 

照片 064.jpg

 


    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据史籍上记载,“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朝文人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鹜是鸭子,黍是粽子,烹鹜角黍,就是煮鸭子裹粽子。看来在晋朝周处那个时代,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要煮鸭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是端阳”。这是旧时一首流传甚广的描写端午节的民谣,讲的是在端午节,人们包粽子、挂艾草的习俗。
儿时最开心的是吃粽子了。当时家里穷,可心灵手巧的母亲,在端午节的这天,总能生出办法,变着花样做出难得的好吃的,尽量满足我们的愿望,换点糯米,包些粽子,还会煮几个鸡蛋和大蒜,这简简单单的“改膳”却温暖着我们饥饿的童年。

照片 047.jpg

 

 

    端午节的头一天,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把糯米浸泡在水里直至饱胀,倒在米萝里洌干,再把提前浸泡的粽叶搓洗干净,晾干,把小棕叶撕成一条条的丝带。一切准备妥当,便开始包粽子了。
    包粽子是个技术活,要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然后用勺子把白花花的糯米倒进粽叶里,用手指压实,粽叶对折包裹,偶尔母亲也奢侈一次,买点儿廉价的红枣,在每个粽子里塞一个红枣,然后用叶丝把粽子扎紧。母亲是包粽子的能手,一包一扎,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就像高明的魔术师,三两下就包好了一个粽子。粽子有棱有角,大小匀称,结结实实,拿起来沉甸甸的。后来妹妹们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包粽子,刚开始的时候,不是包不成团,就是包起来的粽子松松垮垮,稍微一拎就散架了。母亲手把手地教,练习了几次,包粽子有点像样了。

 

照片 068.jpg

 


    粽子包好了,便是煮粽子。母亲把粽子放在锅里,倒上冷水,让水没过粽子,盖上锅盖,开始煮粽子。煮粽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把米烧熟了,才算是大功告成,一般是焐到第二天早上才可以吃,我总是纳闷,粽子明明是晚上做的,为什么要第二天的清晨吃?那一夜注定是漫长的。端午节的早晨,母亲把一个个还带着余温的粽子倒进盆里再放些凉开水,任其冷却,这样,粽子就不会粘叶,吃起来方便,也不浪费。要是蘸一些红糖或白糖,吃起来又香又甜,那是何等的兴奋和满足!
    按照端午节的风俗,艾蒿也是不可缺少的物品。家乡房前屋后的山坡上到处长着茂密的野艾蒿,在端午节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就会上山割上一大捆,回来后插一把挂在大门上,大门框两侧各靠一大把,就连牛圈也不放过,母亲说是赶蚊子驱苍蝇,还说能驱邪避晦的。端午节正赶上大忙季节,母亲很少有工夫一针一线给我们做香包,只是找来五种颜色的棉线,放在手心里一搓便成了五色线,绑在我们的手腕上,这就够我们在伙伴面前炫耀一阵子了!父亲还会把少许的雄黄倒入白酒里搅匀,洒在家里的角角落落,然后用棉絮蘸一些,涂在我们的耳朵、脑门或者前额上,说是不让小虫钻进耳朵眼儿,还可以辟邪消暑。

 

照片 040.jpg


    端午节还有一些风俗直到现在,科学也解释不了。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夜里,母亲从井里打上一桶清水,倒满一盆子,放在院子里,第二天用这盆水做酵子、蒸馍,不用发酵粉,蒸出来的馒头特别好吃,直到现在我们还这样做,原因是什么,谁也弄不明白。端午节这天,母亲早早地把我们叫起床,让我们到村前的小河里洗澡,起码要洗洗脸洗洗眼,母亲说洗了身上不会出疮疖子,也不会患眼病。现在想起了有几分荒唐迷信,可现在每个端午节早晨河边仍有很多沐浴的大人和小孩。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的一首诗,讲的是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端午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亦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纪念意义,主要的起源有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和古越民族图腾祭等传说,但流行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是起源于纪念春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爱国爱民,秉笔直言。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在湖南岳阳市附近的汨罗江,抱石投河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各地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不管是纪念诗人屈原,或武将伍子胥,亦或是东汉孝女曹娥,他们都忠孝仁义的化身,纪念他们,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都有积极的意义。

照片 019.jpg

 

 

   小时候不知道端午的来历,更不知道还有一个屈原这么个大人物,只知道端午节就是再忙再苦,母亲也会放下农活,精心地做粽子,我就能吃上香甜的粽子。我就会在心里想,如果天天能吃上粽子,那该多好啊,那肯定是一辈子最大的幸福。现在回忆起来,儿时的许多快乐真的好简单,那时候的我们多么容易满足?至于传说中的赛龙舟,压根就没听说过,那是城市人时髦的玩意,农村人从不敢奢望,也从未有过这样的念想。
    现如今,我们过着丰裕的生活,不再为了吃穿发愁,也不再有数着日子过节的欲望。物欲膨胀的同时,现代人对各种节日已经无甚渴望,所有的节日也成了繁忙都市人逃离都市的喧嚣,放松身心休闲之日,连同我们感受幸福的细胞也被挤扁,直至挤得再也没有空间和时间去感受幸福,触摸快乐,我们麻木地行走在钢筋水泥禁锢的城市,甚至连微笑也都被挤没了……
又是端午来临,超市里,各种粽子琳琅满目,有糯米粽、鸭蛋粽、肉粽、黄豆粽、红枣粽等,包装精美,上百元一盒的已是寻常,我却没有想吃的欲望;商场里,各种香囊鲜艳夺目,红的、黄的、绿的……小猴子、小狗、小猪、小兔、小老鼠……造型完美,几元至几十元的供你选择,我却没有想买的愿望,我记忆的深处仍是儿时端午节那妙趣横生的影象——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散发出来的粽香、贪婪的舔着粽叶上残留些许糯米的馋象、被母亲逼着下水洗澡上岸后的瑟瑟发抖、手腕上那简易的五色线、脖子上那做工粗糙的香袋、额头和耳朵上那雄黄酒的印记……那虽贫穷却无比幸福的童年端午记忆,味道如陈年老酒,醇厚绵长……

 

照片 032.jpg

上一篇:端午节,忘情于宝天曼秋林飞瀑      |      下一篇:又是五月麦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