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潭文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菊潭文学
菊魂之歌
添加日期:2015-11-02 09:10:59   来源:   作者:史一夫   浏览量:

       菊魂,乃菊花之魂。菊魂,乃菊花精神,它集菊风、菊韵之大成者。菊魂,乃菊花文化开创者、建立伟业者。以此而歌,彰显民族魂,凝聚华夏正能量,使我们的辉煌事业更加阳光,更加灿烂。
       菊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标志。
       菊花从夏代(公元前2070——前1040年)作为农事节候而入历;东周时作为美茹而入食;秦汉时作为疗疾而入药;晋时作为人格化而入咏入艺;隋时作为观赏而入园;唐时作为大礼外移。一路走来,历经演绎,成为世界名花,形成为世界菊花文化。它像金字塔那样,闪亮发光,像喜马拉雅山那样恢宏高大。当我们歌菊颂菊之时,不得不为菊潭山人骄傲,不得不为菊乡主政者(州县)骄傲,是他们创造了菊花历史文明,创造了菊花文化,谱写了菊风、菊韵的华章。
       菊乡人将菊花作为农事节候而入历,为华夏菊花文化的开启做出了贡献。
       菊潭山,南阳西北90KM处,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山,海拔高度290M 。菊潭山俗称菊花山,山下有一潭,称菊潭,亦称菊花潭,俗称不老泉。菊潭山,夏、商为豫州地,郦(故城在今内乡县境),鄀(辖今淅川、内乡、西峡县境),许(故城在今西峡县境)为西周、春秋候国。夏代《夏小正》颁布农事节候一书,对植物的物候表现有详尽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有:“荣鞠树麦,鞠,草也、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书中确切地表达了菊花开在秋季,同种麦的时间一致。在上古的夏代,把菊花的物候表现作为农耕活动的节候进入农事历法的依据,说明我们的祖先多么智慧,从此也开启了菊花文化的先河,被载入史册。
       菊乡人将菊花作为美茹而入食,为华夏菊花文化推向新阶段。
       菊潭山菊花,亦称甘菊,形态学称为毛华菊。周代(公元前1046——前256年)《周礼》一书载有“鸿雁来宾,爵(雀)入大水变蛤,鞠(菊)有黄华(黄华即为菊花)”。自菊花出现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菊花主要作为食用之茹。正如屈原(公元前231年、前229年两次莅临菊潭山)在《离骚》中留下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那样,对菊潭山民间习惯成俗的食用菊花作了肯定和总结。按推算菊花食用文化的出现应在夏周时代。菊潭山下的长寿村出现及“饮菊水者寿”的流传,也应该在周朝前后出现,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当时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观察出菊(花)水对生命作用的神奇,也是菊潭山人智慧的展现。这一伟大发现,把菊花推向菊花养生文化,实现了从认识到应用的跨越,向人们开拓了菊花的养生事业,这是菊潭山人对人类所做的最大贡献。
       菊乡人将菊花作为疗疾而入药,为国人健康搭建了新平台。
       秦汉时菊潭山人对菊花养生疗疾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凡例,在民间已大量应用。《神农本草经》对菊花的记载较为详细:“菊花味苦平,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菊潭,饮其水者皆寿”。《别录》中有:“菊花味甘,诸家以甘者为菊,苦者为苦薏,惟取甘者入药。”这些著述说明菊潭山人经过多少年?多少次?多少人?多少例证验其药性的。菊潭山人这种精神,可敬可贺。
       菊潭山道教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应用菊花达到长生不老目的,炼丹制丸取散,甚为精湛,并在民间广为传播,并献艺御膳。在宋时录有《九月秘籍》,为国人疗疾养生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在弘扬传承菊花(寿)文化中,菊潭山道观功不可没。
菊潭山主政者(州县)为验证菊花药性,亲自体验。被载入志史,汉《荆州记》中有“汉司空壬畅、太傅袁隗为南阳令,县(郦县)月送三十余石,饮食澡浴悉用之。太尉胡广久患风羸,南阳恒汲饮此水疾遂瘳。”汉《地理志》也有记载。菊潭山主政者倡菊祛疾,到处传扬。《秦娥忆》有“宫中自从得知此水,便诏令南阳郡守”,郦县县令月送菊水四十斛到咸阳,以备御用,常年不辍,已有数载。”从此可以看出菊潭山主政者为弘扬和传承菊花养生文化,力尽所能。
       菊潭山主政者将菊花推向观赏而入园成为菊花观赏文化的开创者,成为菊花文化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秋日,菊潭山遍野菊荣壮观,尽收眼底。汉时郦县主政者将菊花连同菊水一起进贡宫廷,供皇室御膳观赏,这一举措,使菊潭山菊花身价倍增,不仅满足了皇室需求,而且也满足了宦官重臣的痴迷。皇室传植菊花,数百年后入园种植,东晋入园种植已成为气候。陶渊明有诗为证:“秋菊有隹色,浥露掇其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诗人是这样描述,可证明菊花已引入庭院种植,此间可佐证此时已入园入户,十分受人捧爱。到隋唐庭院种植更加广泛。白居易有“满院花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如霜”句。刘禹锡有“家家菊尽黄,果园独如霜”句,李商隐有“暗暗淡淡紫,融融治治黄”句。那时的皇城已是满街金甲,甚是收眼。菊潭山的主政者王征,为了弘扬和传承菊花文化,连续十年的九月九日在山上设坛祭菊赏菊。那就是当年的菊花节了。
       宋时都城汴梁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菊花展览雏形,延续到南宋临亍市的“斗菊会”。并且有多本菊花著作问世。这时已成为菊花观赏文化事业发展的全盛时期。
       菊花今日成为世界名花,也经历了1600年的演绎。唐时传入朝鲜、日本;十六世纪传入欧洲,荷兰作家出版了《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公元1689年)十九世纪中叶由欧洲传入美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英国皇家弗利簿公园展出的菊花,标有“中国内乡”字样。至此中国菊花名耀全球,成为世界名花。北京(2013)国际菊花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南阳菊潭山——中华菊花文化之源》就是有力的证据。
       我国菊花事业的全面发展是近30年的事情。1982年北京率先成立了菊花协会,1990年成立了“中国菊花研究会”,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全国菊花展览,年年组织菊花学术研究会,为菊花的大发展,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可见在出现这么好的局面,是与汪菊渊、张树林、张志栋、黄丛林等国家顶尖学术权威和菊花事业的领军人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菊乡是第一届中国菊花研究会成员单位,1984年决定菊花为县花,1990年决定每年十一月五日作为菊花节日。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四届菊花展览。二十四年来节会,一年比一年内容丰富,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一年比一年档次高,一年比一年品种多,受到周边省市县的好评。
       菊潭山道教将菊花作为鼎天磐而入艺,为菊花文化传承注入强大活力。
       汉未菊潭山附近多处建道观寺庙,它们把菊花当作“圣花”“神花”“寿花”而崇,把有影响力的标示,定在天磐上,借以崇菊爱寿传播艺术。在菊潭山道观虽然在近两千年来,六毁六建,但始终把菊花刻在天磐上;道观前竖的多个青碑上均以清晰地看到饰面上的菊花图案;石堂山道观把菊花图案镶刻在进殿拜太上老君的第一块青石上;黑龙庙道观将菊花图案刻在天磐上,进殿之前先拜天磐,以示庄重典雅崇尚。在民间用木雕刻菊花图案,装饰在床、盒、桌、椅等家具上;有在竹子、葫芦、玉、漆、石上雕刻菊花图案的;有在绣饰面上有菊花图案的;有民间艺人的糖稀画、剪纸、羽拼、烙画等菊花图案的;有在邓瓷上画的菊花图案的........。在中华大地上,有菊花图案的处处可见,有作商标的、电视台台标的,在陶、搪、瓷、塑品用菊花图案装饰等。唐宋以来菊花绘画作品兴起,从目前收集到的有宋代赵昌的《写生蛺蝶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都作为主要配画,朱绍宗的《菊丛飞蝶》以菊花为主题。明代唐寅的《东篱赏菊图》、《陶渊明和菊》,徐渭的《竹菊图》、《菊石图》,此外还有文征明、米万钟、孙克弘等的许多画菊图。清代绘画菊花题材众多,特别是宫廷内,历代皇室非常喜爱菊花,如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圆明园菊花迷宫图》,张若霭的《高宗御笔秋花诗》,宫廷画家恽寿平、邹一桂、钱维诚等也有多幅精美的菊花绘画作品。还有著名画家八大山人(高风翰、边东民、蒋廷锡、李因、任颐、虚谷、郑燮)均有作品。
       现代菊花艺术文化无处不有,充斥着社会、民间。目前的摄影、沙画等艺术更是普及。因此,在菊花艺术文化方面的开拓者道教是首功,为社会、为民间菊花文化的传承注入了强大活力。
       菊乡人把菊花作为人格化的比喻而入咏,将菊花魂载入史册。
       菊花魂,乃菊花精神。菊花精神,菊乡人有着独到的见解。称菊花为菊花仙子;称菊花为天神;称菊潭为圣潭、神潭、寿潭。将其生物学特性的耐寒称德,九月菊荣为晚香。在三国时曹植用“荣曜洛神”来形容洛神的风姿。钟会在《菊花赋》中赞叹“百卉凋瘁,芳菊始荣”,他认为菊花“早植晚登”有君子之德,“冒霜吐颖”有刚直的品质。晋陶渊明爱菊如痴,四季食茹,吟诗喻人,自成一体,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菊花人格化比喻的第一人,后人称其为“菊圣”。他把菊花淡雅的菊花形象与不同流派的志趣联系到一起,从此将菊花正式引入文人士大夫的视野,开启了菊花美学价值的新篇章。唐时菊花诗流行最多,在菊潭山留下诗作的名家十五人之多。有杜甫、李白、白居易、元慎、杜牧、孟浩然、贾岛、韩愈、李商隐、喻凫、郑谷、钱起、张九龄、胡曾、骆宾王等。
       菊潭山菊花吟咏文化,代代相传。千多年来,菊乡人也积累出了千首之多的菊花诗作。这些诗平淡无华、朴实自然之灵,独立于百花丛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菊乡办有《中华菊韵》、《湍河文学》杂志,借此阵地,培养了一支有素质的菊花吟咏队伍,活跃和熏陶着人们的心灵,播撒着菊花文化弘扬和传承的种子。
       菊乡人杰地灵,菊好花馨,菊花文化积淀厚重。菊乡人用菊魂支撑着、书写着历史,用不屈不挠的意志与天斗、与地斗、与邪恶斗,不断涌现出不朽的事迹和群体。我们相信在厚重的文化哺育下,孕育出更多地国才、贤才、英才,这才是菊潭山人的殷切期盼。

上一篇:菊 味 人 生      |      下一篇:菊 风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