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当前,我县正处于“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日益严峻。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顺利安全度汛,县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早谋划,周密部署,落实落细各种防范应对措紧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一、高位推动,及旱谋划,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2022年2月8日,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富强主持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全面系统安排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2月14日,县水利局及时印发《关于全面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查弱项、补短板”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以防汛责任制落实、预案体系完善、防汛物料储备、水毁工程修复、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改、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和近几年特别是2021年防汛工作暴露出的问题为排查重点,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排查,坚持边查边改,全面整改落实,确保安全度汛。3月27日,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视频会议在郑州召开,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主持会议并讲话,全面部署安排2022年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4月下旬,县水利局组织3个检查组,由3位正股级干部带队,对各乡镇、相关水库管理单位防汛工作前期准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到实处。
二、科技引领,部门联动,织密筑牢安全“防护网”
近年来,我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快防汛抗旱信息科技步伐。全县共建成雨水情自动监测站点136个,预警语音广播站218个,布设(影像)视频监测站38个、雨量报警器46台,有效提升了基层防汛指挥决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通过适时发布预警信息,使具体参与此项工作的相关人员及早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动,有效提高了灾情研判的成功率。
三、多措并举,凝心聚力,画好群测群防“同心圆”
(一)在山洪灾害防御方面,更新完善了山洪灾害防御“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人1000余人,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实行了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和党员包群众的“五包”机制。在基层配备无线预警广播、简易雨量报警器、简易水位报警器等报警设施设备174套,解决了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制作宣传栏或警示牌,进村入户发放明白卡等方式,使山洪灾害防御知识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增强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避险能力。相继在内乡县板场乡双庙、瓦亭镇袁沟等10个村开展山洪灾害应急避险演练,确保了群众在避险转移时“方向对、跑得快”。(二)在水库防洪方面,更新完善了全县42座水库的防汛“三个责任人”126人,并通过网络平台和现场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组织编制完成了全县42座中小型水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汛情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相继在马山口镇打磨岗等10座中小型水库开展了防汛抢险实战演练,增强了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防自救互救能力。(三)在河道防洪方面,组织编制完成了湍河、默河、黄水河、刁河、丹水河、螺蛳河、牡珠沟河等7条县级以上河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的编制,同时督促乡镇完成辖区内河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的编制,为汛期抗洪抢险提供技术指南。(四)在橡胶坝和水电站安全度汛方面,督促相关单位及时修订完善了4座橡胶坝、8座在册水电站度汛方案。(五)在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方面,督促相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在建工程度汛方案,确保在建工程顺利安全度汛。
四、强化五预,及时预警,当好暴雨洪水“吹哨人”
强化预案。督促相关乡镇修订完善了全县143个山洪灾害防御村村级预案,更新完善了42座中小型水库度汛方案、洪水调度运用计划、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和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完善4座橡胶坝、8座在册水电站度汛方案的编制;督促相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在建工程度汛方案,确保在建工程顺利安全度汛。强化预演。督促开展了3座中型水库预测预报方案编制,合理确定了全县39座小型水库汛限水位,为防洪抢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强化预报。与气象部门密切协作,开展联合会商,加强实时雨水情信息的监测报送和分析研判,努力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为防洪调度赢得宝贵时间。强化预警。在汛期内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和工情,积极主动加强与气象、应急、农业等部门会商协作,适时、及时发布水旱灾害防御简报、山洪预警信息,为做好全县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止目前,共累计发布预警信息1636条,相关乡镇在接到县水利部门发送的危险灾害雨量提醒信息后,及时将危险区内群众组织转移到既定的安全区域。强化预判。通过加强与水文、气象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研判精准度,为防洪抢险调度提供可靠技术支撑。分别在4月23日、6月25日、7月19日强降雨来临前,适时启动了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督促各级责任人及时到岗就位,积极做好防范措施。
防汛工作事关安全、事关发展、事关民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县水利局党组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主要工作和中心工作来抓,紧绷防汛这根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风险防控底线,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水安全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