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大学毕业的小蔡,怎么也没想到,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竟因为一份手写的简历,直接被公司PASS掉!经询问后得知,原来,小蔡在400字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这也成了公司人事主管PASS掉她的重要理由。昨天,回忆起此事,小蔡懊恼不已。(重庆晨报9月15日)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自己经历过的一些过程,一份400字的个人简历应该不存在生僻和异邪的情况,怎么就有24个错别字呢?这一“错字简历”的确错的让人心疼和唏嘘。排除被招聘公司“涮”的可能,“错字简历”让人想到最多的恐怕只有小蔡的汉字书写能力的确不怎么样、不能令人恭维,甚至用很差来形容也不为过,而这折射的则是时下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汉字书写能力的低下。
教育部语用司曾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其中接受调查的3000多名老师中有60%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60%以上赞成制定汉字书写标准;接受调查的12000多名大中小学生65%以上认为应该出台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这说明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那么,诸如大学生等年轻人很差的汉字书写能力是怎样形成的呢?
作为70年代初出生的笔者,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每天的语文必须作业可是至少写几页中字(汉字),到了三四五年级,则是大字(毛笔者临摹汉字)每天至少一到两页,小字(汉字)作业至少一页以上,而且老师对这些作业是每次每页必批改,很清楚的是甲乙丙丁三级,甲为最好,乙次之,得了丙丁的还要被老师批评甚至重新书写,一期下来,能写几十本的汉字作业。这不但训练写好字体,也在不断强化中掌握了大量的汉字书写基本功。也因此,说到书写,直到现在我一点也不怯场。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校教育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在所谓学生减负和看重分数的引导下,到了八九十年代以后的学生,尤其是目前,无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练习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即便老师等要求练习书写,也多是按行布置书写汉字任务,而且要求是会写就行。但很显然,与以前的动辄以篇甚至本计算的书写和强化记忆,这时候的记忆就没有以前那么的扎实、牢固和记忆长久。而且随着计算机一步步普及和深入,现代的小年轻人更是手机、电脑不离手,干什么事都依靠鼠标,用笔写字的机会进一步减少。对于很大程度上具有手能生巧一面的汉字书写而言,这更是雪上加霜,加剧了年轻人的提笔忘字和错字连篇。
书写功底不扎实,又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现在的不少年轻人书写能力差(字体的优美度,尤其是正确度)就可想而知。换句话说,抛却极端不确定的个人因素,造成今天大学生等年轻人“错字简历”等书写汉字能力差的原因,一是学校目前不太重视或不够有力的汉字教育教学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时代环境影响的。
汉字书写能力差,一出手错字连篇,小里说,这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影响与人交流,甚至误事;大而言之,文字是思维、语言和文化的载体,缺乏基本的汉字书写能力,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汉字所负载的文化感染力就会下滑。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汉字书写能力差,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近年来呼吁和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动作不断。但总体来说,这一问题并没有因此有效改观,甚至还有不断恶化之势。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加强汉字书写教学对于培养人们书写的基本技能和审美能力以及观察力、注意力和意志力;对于陶冶国人情操,提高国人的书法艺术欣赏水平;对于增强国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传承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中华文明,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会正确书写汉字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包括学校在内的有关方面,是到了亟待优化和强化书写教育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