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北京各委办局的纪检组长已经全面“归位”,不再“兼职”。北京市纪委近日表示,截至目前,北京61家派驻机构中,除两家有特殊需要外,其他纪检组长在党组中已经不分管其他业务,把主要精力用在监督执纪上。(新京报9月14日)
就纪检监察领导抓计生、管房建、理后勤等荒废主业干副业、干了副业无力无心干主业、纪检主业反成副业的许多基层纪检组长(书记)的以往纪检工作现实而言,北京市此次明确要求基层纪检组长不再分管其它业务而专职监督执纪,无疑是对地方纪检领导干部工作的一种“拨乱反正”和强力“归位”,对纪检领导专心干好本职工作,加大反腐执纪执规力度,具有无可否认的巨大正能量,值得肯定也值得它地效仿。
但客观讲,基层(地方)纪检组长(书记)卸掉单位日常业务性工作,让纪检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专职纪检监察,只能说迈出了搞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一步。因为干好纪检工作,让纪检工作发挥真正的监督执纪功效,除了要有时间和精力外,更重要的是纪检责任意识“归位”。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9月9日针对纪检监察系统的部分不良风气,曾刊文明确提出批评:有的纪检监察干部乐于从事其他业务,党风廉政建设反成了副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怕得罪人,对监督畏首畏尾,看到问题和没有看到一样,听到反映和没有听到一样,得过且过,监督缺位;有的纪委书记只想着与同级党委搞好关系,不主动向上级纪委汇报工作,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不愿监督、不敢负责;还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总是强调客观,动不动就说级别太低、权威不够、牵制过多,工作面广人少,抓不过来,要求提高级别、增加编制,把应承担的监督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负责任的人能把冷板凳坐热,不负责任的人能把热板凳坐冷。由此可见,一些基层纪检组长(书记)工作不力,除了其他工作分工分散时间和精力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的履职意识即“纪检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怕得罪人、想搞好所谓的圈子关系,不有效履行职责积极工作,甚至以此捞取好处,也就是对待工作的思想根源出了问题。
目前,我们的反腐工作不断深化拓宽,取得了许许多多可以如数家珍的明显成绩,不但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及高度赞扬,甚至也引起了海外的高度关注。但反腐是一个复杂工程、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招制敌永远以逸待劳,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停滞不前,而是只有始点没有终点的长期艰苦过程。这是我们需要切实谨记的,也是应该有的起码认识。
而就现实来讲,也无法否认还有许多以往腐败违纪违法的人和事没有被查出和清算,还有一些胆大妄为者在反腐高压下仍不同程度上继续着违纪违法的勾当,离反腐实际需求和群众希望反腐深入进行下去的愿望,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就贪腐态势看,基层、部门和系统的蝇贪、蚊贪等也为数不少,切不可掉以轻心,需要我们的基层(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和领导以更大的毅力、决心、信心和责任心,投入到基层纪检反腐的工作中来。
无疑,要完成这些艰巨任务,除了去除基层纪检组长(书记)不必要的分外工作、解放时间和精力外,更重要更关键的则是让他们的“纪检责任意识”有效“回归”本位。而这些,除了有效的职业教育等换回责任心外,强化对相关纪检组长(书记)的履职纪检监督不力问责,以及对地方党委纪检管理不力的主体责任进行问责,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