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控烟公益广告宣传月活动5日拉开帷幕,《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的公益广告片将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北卫视等省级电视台集中播放1个月。(钱江晚报5月6日)
毫无疑问,通过一个月密集的全方位、大力度媒体广告宣传,体现了有关方面加大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的力度,对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具有提升作用,在营造全社会主动参与控烟、自觉远离烟草的社会氛围上,具有很好的正能量。但如果说,要想通过这一个月的大力度密集宣传,就能取得多好的显著效果,一夜之间彻底改变,恐怕也是不现实的。
众所周知,禁烟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们国内尤其如此。早在2003年,我国就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是1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控烟的执行情况却并不理想。今年初,《法制日报》报道,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告诉记者:10年来全球烟草产品销量下降10%,我国却逆势上升了41.8%,增速全球最高。
国内禁烟效果甚微甚至了却于无,原因是多法方面的。比如国家的真正重视程度还不够,相关具体的禁烟部门工作还不够有力,国家至今还没有一部严厉的禁烟法规等,都有莫大关系。但也不可否认的,国家相关方面的禁烟广告宣传,力度还不够大、不够普及和长效,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内在因应联系。
据了解,《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明确要求,履约国应在烟草制品的每盒和单位包装、标签上,印制大而明确、醒目清晰的说明烟草使用有害后果的健康警语及图片。虽然像“吸烟有害健康”6字提醒词,目前印到了国内烟盒的底部三分之一位置,但众所周知这样的宣传警示效果并不明显。即使这样,这也也不知是经过多少次的努力和背后的利益博弈才实现的。时间之长,斗争之艰,一定程度上显示的就是我国禁烟广告的打出和宣传之难。至于效果不彰,也就不难理解。而像烟草危害图形上烟盒,更是至今未纳入我国2013―2015年国家控烟规划。
一方面,我们有力度有效果的烟草危害图形难上烟盒,难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却是国人一浪高过一浪的禁烟呼声和烟草危害图形上烟盒要求。去年,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发布了《2012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其数据显示,在进行了一年的“烟草危害图形说”教育后,市民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有了提升,且85%的人支持将“黑肺烂牙”等直接说明烟草危害的警示图形印上烟盒。既然85%的公众都能够接受“黑肺烂牙”等“恶心”的禁烟警示图案,那么为什么国内各级卫生部门和专门的控烟机构不能赶快行动,甚至连2013―2015年国家控烟规划都进不了呢?不管背后的原因多么复杂,这凸显的就是我国控烟之艰,也再次有力说明了有效控烟,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换句话说,国内的禁烟运动就是一场持久战。依附于此、服务于此的禁烟公益宣传广告,理应也是如此。因此,《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等的公益广告片,不仅要在控烟公益广告宣传月播,也不仅要在央视和省级卫视播,更要全年播、经常播,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播,拿出打一场全民禁烟公益广告宣传持久战,不取得禁烟显著成效决不收兵的气概、决心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