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美丽乡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秀美内乡 > 美丽乡村
深入学习建奎精神,让为民服务成为全镇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该镇党委书记孙鹏远到瓦亭任职时正面临着严峻的旱情灾害,孙鹏远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建奎同志挂职的村――庞集村进行调研,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建奎精神,把对建奎同志的怀念转化为当前工作的动力,目前首要的是要强力组织好抗旱保苗。在抗旱保苗动员会上,孙鹏远书记提出:抗旱保苗就是帮群众增收,就是建奎同志所说的群众盼啥咱干啥。并召开联席会商议,决定从镇财政拿出3万元用于抗旱保苗,同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镇直部门捐款1.7万元,全部用于购买抗旱机具。孙鹏远到瓦亭村张岗组的千亩烟方察看时,看到严重受到旱灾的烟苗时,当场拿出1000块钱,交给植烟大户张绍功,让其购买抗旱设备,全力进行抗旱浇烟。
学习建奎精神,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做创先争优的排头兵
怀着对建奎同志的无限哀思,瓦亭镇春景村支书刘长保同志也正任劳任怨,以他那种契而不舍的韧劲,实施着他的富民计划、规划着春景村的发展大计。
刘长保,男,现年46岁,2011年任瓦亭镇春景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常说,建奎同志就是我们的榜样,他在瓦亭的几年,也是他付出艰辛最多的几年。但他在这几年中实现了他的价值,赢得了群众的尊重,这才是当干部的追求所在。
刘长保同志是这样说的,他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做的,自上任后他带领支村委一班人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抓产业,引项目、使该村的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升。
春景村位于瓦亭镇西部山区,村内岗坡地较多,2011年12月,刘长保同志通过参观学习,并经过调查论证,敲定了以薄壳核桃兴村,以薄壳核桃富民的经济发展思路。在春景村大面积推广,薄壳核桃栽植的消息一传开,村民顿时议论纷纷,面对群众的种种疑虑,刘长保同志带着支村委干部实施了“我是党员我先干,我是干部跟我干”的示范工程,48名党员率先栽植薄壳核桃,影响和带动了全村群众。2012年春,春景村通过低产林改造,又新增薄壳核桃500亩。预计,仅花椒一项,可使种植薄壳核桃家庭人均增收1000元。该产业目前成了全村农民增收的希望产业。
与此同时,刘长保同志积极带领支村两委一班人大抓招商引资,积极创办民营企业。2011年初,刘长保同志通过亲戚关系和湖南老板陈发清联系,在村里建成了辽源石材厂,安排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又通过以商招商,经春景村辽源石材厂老板陈发清介绍,今年成功引进了投资5000万元的石材厂泽鼎石业有限公司。该项目起初打算要在临近其他乡镇建设,刘长保听说后就积极和辽源石材老板陈发清一起找到该项目投资人谢龙光到春景村进行考察,并承诺给予提供场地(废弃荒草地40亩)及各种优惠政策。后又多次和陈发清一起找谢老板联络感情,最后决定,由陈老板投45 股份、谢龙光投55 股份,硬把该项目落户到春景村。该项目一期工程从3月1日到6月16日,投资2000万元已顺利完工,现在正试生产。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预计8月底全部竣工。泽鼎石业的建成可望吸纳剩余劳动力300余人,为春景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正是刘长保的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使得该村已入驻投资3000万元的石材企业3个和投资5000万以上的五氧化二钒项目一个。
学习建奎精神,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常高亮同志,现年55岁,瓦亭镇杨沟村人,时任瓦亭镇烟叶生产技术组长。原为内乡县烟叶技术员,后在建奎同志的精神鼓舞下,毅然回到瓦亭镇服务烟叶生产,他总是鼓励植烟户:“条件差并不决定就是经济差.我回来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自他回来的第一天起,就身先士卒,从烤烟育苗、移栽到大田管理,再到烘烤、收购,进行全方位技术服务,他穿着解放鞋、戴着草帽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瓦亭镇的每一块烟田地梗上。近几年来,在他的指导下,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使瓦亭外镇的烟叶种植水平大大提升,使植烟面积和效益不断取得突破,面积由2005年的280亩扩展到2012年的14000亩,实现税收也由20万元扩大到2011年200万元以上。在烟叶生产中,每当群众有需求时,无论白天和黑夜、无论是炎炎的烈日还是暴雨天,他都在30分钟内准时到达,解决群众的生产难题。常高亮同志不仅担负着攻克全镇烟叶技术难题的责任,还主动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他制定的“四大一专”(大方、大村、大组、大户、专业技术协会)战略得到领导的认可,他提出的2012年打造“四个一”目标(面积突破一万亩、打造南阳市第一规范化大方、实施一流的生产服务、争创一流的生产效益)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赞同,他提出的“建立大棚育苗基地、减少农民育苗环节、扎实提高育苗质量”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有人说:你是负责技术的,操那么多心干什么,他说:我是瓦亭人,就要为瓦亭人负责,就要为瓦亭的烟叶持续发展负责。他的这些话也真正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走向富裕之路的向往。在建奎精神的感召下,在瓦亭镇还有很多很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在不懈努力着……建奎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将在瓦亭永驻,他对党和人民的那种真情大爱将永远激励着瓦亭镇所有党员干部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学习建奎精神,让英雄精神永驻
添加日期:2012-07-02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近段时间以来,全省上下都掀起了向周建奎同志学习的热潮,亲眼见证着建奎感人事迹的瓦亭镇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再次学习建奎精神,心灵得到了进一步洗涤,灵魂得到再一次震颤――平凡中也可以满怀激情、小事也可以彰显伟大。通过学习,也使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默默地把“群众盼啥、想啥、咱干啥;群众富不起来咱就没脸当这个村干部”这些建奎同志的心里话当作自己工作的基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力工作,创先争优,表达着对建奎同志的深切怀念。深入学习建奎精神,让为民服务成为全镇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该镇党委书记孙鹏远到瓦亭任职时正面临着严峻的旱情灾害,孙鹏远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建奎同志挂职的村――庞集村进行调研,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建奎精神,把对建奎同志的怀念转化为当前工作的动力,目前首要的是要强力组织好抗旱保苗。在抗旱保苗动员会上,孙鹏远书记提出:抗旱保苗就是帮群众增收,就是建奎同志所说的群众盼啥咱干啥。并召开联席会商议,决定从镇财政拿出3万元用于抗旱保苗,同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镇直部门捐款1.7万元,全部用于购买抗旱机具。孙鹏远到瓦亭村张岗组的千亩烟方察看时,看到严重受到旱灾的烟苗时,当场拿出1000块钱,交给植烟大户张绍功,让其购买抗旱设备,全力进行抗旱浇烟。
学习建奎精神,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做创先争优的排头兵
怀着对建奎同志的无限哀思,瓦亭镇春景村支书刘长保同志也正任劳任怨,以他那种契而不舍的韧劲,实施着他的富民计划、规划着春景村的发展大计。
刘长保,男,现年46岁,2011年任瓦亭镇春景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常说,建奎同志就是我们的榜样,他在瓦亭的几年,也是他付出艰辛最多的几年。但他在这几年中实现了他的价值,赢得了群众的尊重,这才是当干部的追求所在。
刘长保同志是这样说的,他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做的,自上任后他带领支村委一班人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抓产业,引项目、使该村的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升。
春景村位于瓦亭镇西部山区,村内岗坡地较多,2011年12月,刘长保同志通过参观学习,并经过调查论证,敲定了以薄壳核桃兴村,以薄壳核桃富民的经济发展思路。在春景村大面积推广,薄壳核桃栽植的消息一传开,村民顿时议论纷纷,面对群众的种种疑虑,刘长保同志带着支村委干部实施了“我是党员我先干,我是干部跟我干”的示范工程,48名党员率先栽植薄壳核桃,影响和带动了全村群众。2012年春,春景村通过低产林改造,又新增薄壳核桃500亩。预计,仅花椒一项,可使种植薄壳核桃家庭人均增收1000元。该产业目前成了全村农民增收的希望产业。
与此同时,刘长保同志积极带领支村两委一班人大抓招商引资,积极创办民营企业。2011年初,刘长保同志通过亲戚关系和湖南老板陈发清联系,在村里建成了辽源石材厂,安排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又通过以商招商,经春景村辽源石材厂老板陈发清介绍,今年成功引进了投资5000万元的石材厂泽鼎石业有限公司。该项目起初打算要在临近其他乡镇建设,刘长保听说后就积极和辽源石材老板陈发清一起找到该项目投资人谢龙光到春景村进行考察,并承诺给予提供场地(废弃荒草地40亩)及各种优惠政策。后又多次和陈发清一起找谢老板联络感情,最后决定,由陈老板投45 股份、谢龙光投55 股份,硬把该项目落户到春景村。该项目一期工程从3月1日到6月16日,投资2000万元已顺利完工,现在正试生产。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预计8月底全部竣工。泽鼎石业的建成可望吸纳剩余劳动力300余人,为春景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正是刘长保的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使得该村已入驻投资3000万元的石材企业3个和投资5000万以上的五氧化二钒项目一个。
学习建奎精神,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常高亮同志,现年55岁,瓦亭镇杨沟村人,时任瓦亭镇烟叶生产技术组长。原为内乡县烟叶技术员,后在建奎同志的精神鼓舞下,毅然回到瓦亭镇服务烟叶生产,他总是鼓励植烟户:“条件差并不决定就是经济差.我回来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自他回来的第一天起,就身先士卒,从烤烟育苗、移栽到大田管理,再到烘烤、收购,进行全方位技术服务,他穿着解放鞋、戴着草帽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瓦亭镇的每一块烟田地梗上。近几年来,在他的指导下,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使瓦亭外镇的烟叶种植水平大大提升,使植烟面积和效益不断取得突破,面积由2005年的280亩扩展到2012年的14000亩,实现税收也由20万元扩大到2011年200万元以上。在烟叶生产中,每当群众有需求时,无论白天和黑夜、无论是炎炎的烈日还是暴雨天,他都在30分钟内准时到达,解决群众的生产难题。常高亮同志不仅担负着攻克全镇烟叶技术难题的责任,还主动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他制定的“四大一专”(大方、大村、大组、大户、专业技术协会)战略得到领导的认可,他提出的2012年打造“四个一”目标(面积突破一万亩、打造南阳市第一规范化大方、实施一流的生产服务、争创一流的生产效益)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赞同,他提出的“建立大棚育苗基地、减少农民育苗环节、扎实提高育苗质量”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有人说:你是负责技术的,操那么多心干什么,他说:我是瓦亭人,就要为瓦亭人负责,就要为瓦亭的烟叶持续发展负责。他的这些话也真正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走向富裕之路的向往。在建奎精神的感召下,在瓦亭镇还有很多很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在不懈努力着……建奎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将在瓦亭永驻,他对党和人民的那种真情大爱将永远激励着瓦亭镇所有党员干部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上一篇:王店镇迎汛工作扎实稳固 | 下一篇:夏馆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