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信息 | |
美丽乡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秀美内乡 > 美丽乡村
一是建立联系登记制度。摸清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结对联系机制,掌握思想动态。通过飞信平台加强联系交流。目前,全镇139名流动党员,全部登记造册,并与所在支部保持联系。
二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流动党员每月定期向所在支部汇报个人情况。在党员相对集中的流入地,选定临时负责人,掌握了解所在地流动党员的信息及思想动态。
三是建立困难帮扶制度。通过结对帮扶,解决流动党员家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举办技能培训班向流动党员送技术、送法律。同时鼓励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并协调小额贷款扶持其创业致富,截止目前,全镇共建立党员服务中心 1 个,党员服务点19个,发放创业贷款200余万元,举办培训班5场次,参训党员320人次。
四是建立培训评议制度。各党支部利用“两节”、农忙流动党员返乡过节的机会,集中开展以党课和座谈会等形式的党性学习教育,加强党性培养,强化思想沟通,并对流动党员开展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定量定性地给每位外出党员一个综合评价。
五是建立教育警示制度。通过联系了解,对意志不坚、观念淡薄、有损党员形象的流动党员,由支部通过书面、电话或专人面对面进行诫免谈话,帮助转化思想、转变认识、端正行为。对违法违纪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并按规定处置。今年,已经对2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外出党员给予了党纪和经济处罚。
六是建立人才回流制度。吸引外出成功党员资金回流、技术回流、人才回流, 积极参与家乡建设。鼓励和吸引优秀党员充实到村两委任职。今年以来,外出流动党员为全镇提供致富信息20余条,8名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兴办经济实体6个,回流资金50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夏馆经济发展。
夏馆镇“六项制度”强化流动党员管理
添加日期:2013-06-26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今年以来,夏馆镇不断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和服务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确保了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一是建立联系登记制度。摸清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结对联系机制,掌握思想动态。通过飞信平台加强联系交流。目前,全镇139名流动党员,全部登记造册,并与所在支部保持联系。
二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流动党员每月定期向所在支部汇报个人情况。在党员相对集中的流入地,选定临时负责人,掌握了解所在地流动党员的信息及思想动态。
三是建立困难帮扶制度。通过结对帮扶,解决流动党员家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举办技能培训班向流动党员送技术、送法律。同时鼓励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并协调小额贷款扶持其创业致富,截止目前,全镇共建立党员服务中心 1 个,党员服务点19个,发放创业贷款200余万元,举办培训班5场次,参训党员320人次。
四是建立培训评议制度。各党支部利用“两节”、农忙流动党员返乡过节的机会,集中开展以党课和座谈会等形式的党性学习教育,加强党性培养,强化思想沟通,并对流动党员开展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定量定性地给每位外出党员一个综合评价。
五是建立教育警示制度。通过联系了解,对意志不坚、观念淡薄、有损党员形象的流动党员,由支部通过书面、电话或专人面对面进行诫免谈话,帮助转化思想、转变认识、端正行为。对违法违纪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并按规定处置。今年,已经对2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外出党员给予了党纪和经济处罚。
六是建立人才回流制度。吸引外出成功党员资金回流、技术回流、人才回流, 积极参与家乡建设。鼓励和吸引优秀党员充实到村两委任职。今年以来,外出流动党员为全镇提供致富信息20余条,8名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兴办经济实体6个,回流资金50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夏馆经济发展。
上一篇:瓦亭镇“四化”招商效果好 | 下一篇:余关乡开展多种活动庆“七一”
以警示教育为切口,确保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