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信息 | |
2013年2月20日,曾经蒿草丛生的岗梁上,内乡县大桥乡河南这座仿佛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的新型农村社区内,张灯结彩,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歌曲《咱们老百姓啊,今个儿要高兴》的欢快旋律,村民们正忙碌着乔迁新居。
从破败村落里低矮的瓦房内直接搬进宽敞明亮的社区别墅,年届60岁的李春国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什么是小康?我们有这么好的居住条件,有前景看好的支柱产业,有一桩接一桩的好事喜事,这就是我们的小康啊。
不到一年的时间,预定目标394户居民实现顺利搬迁,河南社区建设速度之快,质量之好,社会反响之强烈引发各地建设者关注,纷纷前来取经学习。
大桥乡乡长李耀武说:河南社区建设之初也同样面临着钱从哪里来?标准要多高?有谁来主导等诸多难题。但是,县委县政府既然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当作惠及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就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出路。
被称为“农村又一次大变革”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才能规避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怪圈,实现“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遗憾”的设想?只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桥乡为此专程邀请业内资质较深的上海设计院担纲规划设计任务,邀请郑州知名监理单位全程跟踪、狠抓工程质量。
内乡县政府先后投入了上600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用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扶持社区建设,仅河南社区就先后获得了专项资金60余万元,大桥乡政府成立专项指挥部,在乡村两级自筹前期资金的基础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指定村委会直接负责建设社区的具体工作,负责建材的批发采购;聘请的承建方只负责单一的施工建设任务,这样就让建设成本降到最低,农民每平米支付的费用只有800元。
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不代表真正的社区水平,大桥乡政府积极引进现代生态产业,让具备服务城市功能的新型温棚蔬菜和突尼斯软籽石榴成为支柱产业,而且积极上马新型工业企业,扩大产业集聚区就业能力,促使一大部分农民直接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社区集约出来的土地流转给部分具备发展潜力的农民依托农机合作社优势发展生态产业。
5000人的居住规模,让社区一下子成为投资创业者眼中的风水宝地。当地本科生黄河在广州一家大型公司担纲生产部经理,春节回家过 年时候看到家乡巨大变化,萌生了在家创业的念头,由他成功招引的服装公司已于日前在社区产业园区内进行选址规划,前景看好。
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成为河南社区建设的超级引擎。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保才说: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居住环境,让河南村直接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带领大家积极发展群众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内涵成为社区领导班子下一步的中心工作。
以警示教育为切口,确保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