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美丽乡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秀美内乡 > 美丽乡村
大山里的宜居村落----黄靳
添加日期:2014-07-11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这是一幅画卷,画出了花园式的水墨村庄;这是一首诗篇,吟醉秋林古镇的乡村梦幻;这是一首飞歌,唱响夏馆镇黄靳村最美的乐章。

    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诱人,有清代修建的养马寨;有充满智慧的楚长城;还有蓄势开发的风景名胜―天然溶洞;这里,民风淳朴,土地肥沃,蜿蜒的河水从其脚下匆匆流过,滋润着这片土地,养育了这一方的人民。

    黄靳,内乡县夏馆镇西北部的一个山村,总面积19.6平方公里,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563户,2130人,耕地面积1285亩,森林覆盖面积达88%以上。这里,四季明显,物产富饶;这里,交通方便,是栖身、游览、投资的理想之地。

    田园美

    顺着秋林古寨门,沿着灌二公路,走进夏馆镇黄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架架的香菇大棚,棚内香菇有秋栽菇、高温菇……有的菇棒置于架上,有的密密匝匝放在地上,有的在树下,有的在场院边,上面用黑纱罩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在眼前,道路两旁的杨树正释放着青春的绿意;环顾四周,明信、宏运石材厂、宏大冷库、大鲵养殖场,不时传来机器的轰鸣,不时飘来舒心的歌声。

    黄靳村因菇致富,因石材而得名,因此香菇和石材被称作“摇钱树”,走进黄靳村,除了大面积的树林外,就是菇棚和石材原料;除了白亮亮的水泥路,剩下的就是远处坡上那新产业--药材和林果的绿色。黄靳村产业化发展历经“菇之梦”、“石之花”两部曲的变迁,实现了黄靳人的致富之梦,村上头,那棵不朽的古黄楝树见证了黄靳人致富奔小康的艰辛历程。


    村庄美

    走进黄靳,错落有致的一幢幢民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宜商宜居,可憩可游,显得格外美丽。

    近年来,黄靳村多方努力,投资300余万元,全面改善了水、电、路、绿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达到“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村容整洁、科学管理、生态良好、群众满意”的宜居目标。目前,宜居村庄占地35亩,可容纳100户、600人左右。如今,宜居村庄内休闲广场、观光鱼塘、卫生室、活动室、绿化、下水道、污水管网、路灯、超市、垃圾池等配套工程起点高、标准高,实现了“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庭院美化、家中亮化、人素质化”的“五化”目标。

    生活美

    黄靳村在卫生环境方面,修建垃圾池、设置垃圾箱、安排垃圾清运车,同时,为方便流动人口,修建了公厕等设施。在便民利民环境上,除电视电话、宽带网络、自来水管网等配套均按城市标准外,目前避雷、消防、监控设施已经具备,活动广场、绿化设施、卫生室、学校、敬老院等机构设施也相应配置完善,社区舒适度、人性化水平很高。

    黄靳村成立了社区党支部,自愿者服务队,义务巡逻队、法制宣传队。这为社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主体资源。同时,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制度,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村民素质能力,对社区各项事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村党支部书记王振发告诉我们:“2009年人均收入才1800多元,2013年达到3230元,和以前比起来,现在是‘鸟枪换炮’了。如今,家家有摩托车,六成以上农户住上了小洋楼,真是住宽敞了、吃高尚了、行通畅了、穿时尚了”。

    山美水美乡村美,美在流连,美在召唤,美在身边,美在心中。勤劳智慧的黄靳村儿女,一路汗水,一路拼搏,一定会把黄靳村建成夏馆镇最美的乡村,让美好永驻,让幸福永远。

上一篇:大桥乡:三措施推进安全生产      |      下一篇:瓦亭以工代赈项目惠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