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古村千般秀 石器显遗风
――关于《吴垭清代民居》的书评
时间路过千百年,它的身影漂缈而虚无。
躲在某个时光背后的某个角落,青年作者景子飞秉承一种历史的责任,以窥看的视角,对内乡吴垭清代民居深厚的人文积淀及其朴拙进行密集型描述,带给大家的沧桑之美显露烁烁锋芒。
我接过厚重精美的《吴垭清代民居》,感到了历史的凝重,人文的深厚,光影的灼目,以及思想的光芒。
历经沧桑洗礼的古民居,全无遮掩地进入了我们关注的视野。
“吴垭,当地人说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外界知道的人说她是一个独特的石头村,可这种了解都是极其浅显的,是远远不够的。当你一走近她、一接触她,品味她、体会她,你就会发现她是一部极其厚重的社会文化大书,一道值得你反复回味的精神大餐!(《吴垭清代民居》――序言:吴垭,一部厚重的社会文化大书)
作者生动、细腻的文字,率先为我们打开了思绪之门。我们站在时空的高处,看见一族古老的吴垭先民,艰辛而坚定的步伐,夹杂着沉闷的石磨声响和婉转悠扬的山歌调子。辛劳与幸福拔地而起。时光沧桑刻划在青石垒砌的石墙深处,岁月铅华撒落在茂林修竹掩映处,古藤老树中的石头城堡,让人驻足沉思、惊叹不已。
跟着作者的视野,会有着心头的阵阵惊喜,边走边看,又会有一股发自肺腑的遐思和感叹。村寨中,每一间顺应自然,依山而建,灵活布局,高低错落的清民居石头房,让人清晰地感觉到吴垭文化积淀的丰厚。
接着作者以散文式的笔法着重描述了吴垭清代民居的良好人居环境;可居可游,可观可赏。书中以吴垭清代民居概述,碑文注解,吴氏家谱,和吴垭开发事略为总体结构,结合其历史、人文、构造,反映了宛西地区传统村落和民居的典型特征,体现了三百年来南阳盆地的宛西风情,其中的游记美文,二十四孝图解更是体现了传统村落和民居的典型特征,建筑文化,农耕文明、历史价值。
《吴垭清代民居》还融汇了作者较为丰厚的学养,时下流行的一种历史文化大散文中,常见的模式无非是“行走现场描述――摘录资料――抒情”,千篇一律,聊无创意。在子飞的创作中,我们看到作者对乡土历史文化地方志、吴氏家谱、民俗、传说等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洋洋万言的《吴垭清代民居》一路写来如风行水上,毫无“呆滞”之相。这种“佳境”的出现,固然与子飞的文学创作能力有关,更重要的源于作者较为丰厚的学养。
“散步石村亦潇洒”。我们可以看到吴垭石头村是吴氏家族人生息繁衍的永远的家园,它将无数个吴氏子弟血脉相连,一如既往地安居在山石之间,守望着吴垭人代代相传的梦想,《吴垭清代民居》老道醇厚,凝聚着一位青年作者的阅历涵养,性情气度。相信,你读了子飞的书,定会精神愉快,收获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