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文化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内乡 > 菊文化
鲜为人知的县衙申报“国保”插曲
添加日期:2009-06-29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1996年11月20日,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内乡县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衙申报“国保”,起步于1991年。我是同年到县衙博物馆任馆长的,亲身经历了历时六年的申报全过程。在这当中,有为申报取得进展时的欣慰,也有为申报遇到坎坷的烦闷;尤其是在这期间发生的一场不该发生的虚惊,(后被我们称之为申报插曲),那真是让人惊心动魄啊!至今虽然已事过十余年了,但每每提及于此,我的心就久久难以平静,这场虚惊的前前后后,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浮现在眼前……
    那是1995年的中旬,为县衙申报“国保”悬着心,终于放下来了。当时得到的信息是,国家局已将待公布的第四批500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名单打印成册,近日将在西安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分放给各省市主管部门进行核对,内乡县衙是名列其中。也就是这个月19日下午5点,我从南阳开会回来,刚进县衙大院,副馆长徐新华就三步作两步赶过来,急匆匆地说:“上午省局电话告知,在国家局下发的待公布‘国保’核对文稿中没有内乡县衙”。开始,我还觉得是开玩笑的,很不在乎。当通过电话与市文化局副局长王建中、省文物局办公室的孙鹏同志联系后,天哪!竟然“情况属实”;内乡县衙在国家局下发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名录核对文稿上是“榜上无名”。听到此话,大脑“轰”的一声,成了一片空白,待稍冷静下来,与在场的同志说的第一句话:“怎么会是这样啊!这咋向县委、政府交代,真是无颜面见全县父老乡亲啊!”
    为啥会这样说呢,因为从八十年代后期到95年的这十年间,先是从县衙古建筑群内迁出公安、司法、民政、教育、文化、商业、供销、物价等十个局委,接着又将南北长250米,东西宽80米,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县衙保护范围内,涉及医药、房产、公、检、法等12个一级单位的489间非县衙建筑物全部拆除,彻底地解决了县衙古建消防安全隐患和环境风貌受影响问题,由此可以想到内乡为此作出了多大的努力,投入多少财力、物力、人力・・・・・・这一切、一切,内乡为的是保护县衙,为的是争取县衙成为“国保”!前不久,我还拍着胸脯对县委书记安身健同志说:县衙要升国保应当是稳操胜券了。在接受县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我一点都不含糊地说:县衙成为国保是时间问题,敬请全县父老乡亲等候佳音了!可现在又是如此之情况,这咋能不说无颜见全县六十三万父老乡亲啊,没法向县委、政府交代啊!
    内乡为保护县衙所做出的努力姑且不说,再就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也不应该存在什么问题啊!
    1991年4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考察内乡县衙时,称赞内乡县衙在国内确实罕见,应当作为“国保”进行保护,为内乡县衙亲笔题词“常留人间作史鉴”。
    1993年12月19日,国家文物局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专家评审组成员、著作古建专家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三位先生实地考察内乡县衙后,称赞内乡县衙是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的实物标本,是明清时期地方衙门的范例,特别是内乡为保护县衙所作出的努力,付出的代价,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三位老先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们说:在内乡我们看到了文物保护的希望!内乡是文明之乡、礼仪之县。单老亲自题词“硕果仅存,精心保护”。当问及内乡县衙能否成为“国保”时,单老、郑老、罗老都明确表态,县衙完全具备国保的标准,表示全力支持内乡县衙成为国保。单老风趣地说:“如果允许的话,我为内乡县衙投两个赞成票。”
    同年12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武进士魂先生考察内乡县衙后,充分肯定县衙价值,亲笔题词“内乡县衙是贵重的文化遗产”。
    思来想去,实在是搞不清县衙评不上“国保”的原因何在。当日下午六点,我用电话分别与远在北京的单老、罗老取得了联系。他俩都说:内乡县衙是专家评审组一致通过的待公布国保单位,一般不会轻易被否定了!单老还特别交代:“你们要好好地找一下有关人员,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把内乡县衙拉下来了!就是真的被否定了,现在还不晚,你们来北京,我带着你们一起去见有关领导争取,要是还解决不了的话,咱们一块去见见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再大的领导也是人见的嘛!”听了单老、罗老的回话,心底得以稍稍的安慰。静下心后,去县文化局向即将下班的范广德局长作了汇报。范局长听见,决定这个情况暂时不向县委、政府领导汇报,且事不宜迟,应立即动身去郑州,必要时可直接去北京,要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一定要把县衙争取为“国保”,向县委、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经过简单地准备,当夜11点左右我和副馆长余诺奇一起乘文化局的“伏尔加”车动身向郑州赶去。那天晚上忙得顾不上,也根本吃不下晚饭,时逢许昌――南阳的公路正翻修施工,不停的剧烈颠簸,车速根本就跑不起来,加之时不时地要停下来扒石填坑,本来涨起的灰土就呛得人喘不过气,从不吸烟的我,还要不停地为开车的师傅王明法点烟,以消除其疲劳,防止翻车,又加心情十分焦急,那夜我究竟呕吐有多少次,真是无法准确说清,只能说是把人折腾得够呛!实在是难以承受,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必须坚持,绝对不能停下来,早到郑州一分钟,就多一份主动!快!快!快往前赶啊!
    9月20日早上5点10分,我们终于赶到省局杨焕成局长的家门口。当按响门铃,杨局长穿着睡衣把我们让进屋里说的第一句话:“真是特辛苦你们了,快把脸洗洗吧!”这时我才从脸盆后镜子里看到,自己已是满脸灰尘,灰尘满脸,只露出牙齿是白的,连从嘴里吐的唾沫也变了颜色。杨局长说:我也是一夜没睡好觉,,要是县衙成不了国保,我可真是无颜见内乡父老啊!接住他就用电话与国家局具体负责申报工作的郭旃处长联系。不知是怎么回事,连着打四次,郭处长家都没人接电话。此时,杨局长直接拨通了国家局张德勤局长家里的电话,他说:内乡县衙是国家局前此时征求各地意见时,河南确保成为国保的单位之一,怎么不到十天时间,说改就改,把内乡县衙改掉了!这是咋回事?张局长的回答我们没有听清,杨局长与张局长说完话,就立即与省副局长常俭传通电话说:他今天上午要去临汝参加一个会议,要求常局长今天无论如何要找到郭旃处长,请郭讲清什么原因把内乡县衙给拉掉了,要明确表态,河南坚持要把内乡县衙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月20日上午,我们在省局度过了一个焦虑、难熬的一个上午。整个上午,常俭传副局长停下了其他工作,守在电话机旁与北京国家局郭旃处长联系。从国家局机关,找到故宫、历博、革博,又找到鲁迅博物馆、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局等处,都一直未能找到郭处长。常局长说:“今天不管你郭处长跑到哪,我都一定要找到你!”直到上午11点15分,通过张德勤局长的秘书得知:郭旃处长已于早上5点50分乘飞机去遵义参加“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会议了。常局长又立即与遵义方面联系,得知当地没有机场,客机只能在贵阳降落,预计郭处长现正在从贵阳赶往遵义的路上,已经无法联系,只能待下午上班后再说。当天中午由常局长作东,安排了一顿“工作餐”,每人吃了一碗羊肉烩面,紧接住又回办公室进行电话联系。在这当中,常局长安排,如果一直与郭处长联系不上,或万一与郭处长谈不定,就让我们以南阳历史名城代表的身份去遵义参加会议,可当面向郭处长陈述。下午两点上班后,文物处、博物馆处、办公室的几位处长都在向常局长建议,万一和郭处长谈不妥,可以将河南有些能够合并公布的单位,进行捆绑,挤出来一个名额给内乡县衙,此情、此景、此场面真的让人非常感动,感人啊!
    下午3点30分,常局长通过贵州省文物局得知郭旃尚未去遵义,仍在贵阳市体育宾馆的231房间休息,但电话仍联系不上。5点钟左右一直忙于电话联系的孙鹏同志,放下电话询问是哪位发现内乡县衙被划掉了,会不会有误啊!坐在他对面的文物处张斌远同志说,是他最先发现的,而且保证不会有错。因为在西安文物工作会议上,对校对文本都看了好几遍,回来后按省局领导的要求又核查了几遍,没有内乡县衙,咋会能有误呢?孙鹏坚持让张斌远把国家局下发的核对文本拿过来再核对一次。天啊!不查急坏人,一查乐煞人,真的奇迹出现了,孙鹏同志高兴的连说:快看,问题就出在这文本上!原来工作人员在装订核对文本时,将87、99页码的那一页多装一页,而将89―90页码的那一页给漏掉了!而漏掉的这一页又正好是古建筑类,内乡县衙会不会就在这一页啊!常局长拍手摧促孙鹏:“快,快与国家局联系,进行核对!”接住,办公室、文物处、综合处、博物馆处的电话同时都分别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弱京、新疆等省市进行联系。最先还是孙鹏同志接通了新疆文化厅文物处,当得知核对文本第89页,总序号177,分类号99,正好是内乡县衙时,省局办公室掌声一片,所有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都拍手致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那一刻,我激动、高兴之心情,真的是无法用语言,用文字来表达!一个劲紧紧地握着常局长的手,久久没有松开,眼泪竟不由自主地流下来,这一刻是1995年9月20日下午5点38分,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这一刻!一场虚惊!一场始料不及的虚惊!一场惊心动魄的虚惊!孙鹏同志说:“家恒,今天晚上你一定要请客,庆贺县衙晋升国保!”“请!一定请!”此时,我还沉浸在喜悦之中,一时竟连话都说不出来。常局长当即将这一喜讯向还在临汝的杨局长作了汇报,杨局长在电话连声说:好,好,这是县衙申报的插曲,插曲!这真是错怪郭旃同志!错怪郭旃同志了!当我向市文化局副局长王建中同志报告这一喜讯时,建中局长说:这真是特好了!再晚几分钟,市局就要向国家局发出诚请将内乡县衙列为国保的急电了!
    9月20日晚,至今我仍清清楚楚地记得,晚饭在纬一路的“星心岛”饭店,从不喝酒的常俭传局长畅饮了我敬的三杯“宋河粮液”,平时充其量也不过喝两三盅酒的我,竟高兴得连连与各位碰杯。当余诺奇同志去结账时,常局长早已安排结过账了,我百感交集,泪水模糊了双眼!
    1995年9月以后,县衙成为“国保”基本上已成为定局,1996年上半年,我们得知国务院要将原拟定的500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减去100处信息时,打电话向杨焕成局长询问时,杨局长笑着说:放心吧,县衙申报国保不会再有插曲了!当年的11月2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中,内乡县衙名列其中。至此,内乡县衙申报国保划上了圆满地句号。


作者:王家恒  原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1998年2月国家人事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博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现内乡县文化局主任科员。

上一篇:湍源之传说――衡虎的传说      |      下一篇:张集的洋楼谁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