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菊文化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内乡 > 菊文化
渐去渐远的民间艺术――吹糖人
添加日期:2013-01-08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一辆二八自行车,车后架子上扎满五颜六色的糖人,还有吹糖人的家什,一窜窜挂起的欢喜团子,看到这些,是不是特有八十年代,抑或六七十年代的怀旧风格……
“师傅贵姓?”
“我姓喻,比喻的喻,”师傅很爽朗,解释的也清晰,一点也不拘束。
“喻师傅老家哪里呀?”
“呵,咱是内乡王店人,今年六十多岁了,干这行当也有几十年,现在整个南阳都没几个人干这个了喽,”喻师傅看我拿着相机给他拍照,没有阻止,也没问情由,依然摆弄他的糖人,似乎把我当成了采访的记者。
“我的‘活什’是在县文化馆备过案的,县、市的记者好几次采访我,都是通过县文馆局带去的,现在市文化馆里还保留着我的大幅照片呢,”喻师傅说到这里,面露自豪神色,但依然低头专心捏他的小糖人。
“你是用管子把它们吹大的吧?”
“不是,不是,那样做就不‘艺术’了,正儿八经的得用嘴吹哩,”说到这儿,喻师傅裂开嘴笑了。然后,当场为观众们表演了一个吹糖人的绝活,看得大家既惊奇又叫好。
“现在收徒弟了吧?”
“嗯,有这个打算呀,以后有时间也搞个培训班什么的,让大家都来学,把我这手艺也发扬创新一下,咱也要与时俱进嘛,呵呵。”喻师傅爽朗地笑了。
“等你开班了,咱也报个名去,成不?”
“成,成,当然成了,还怕你不去哩。”
……
吹糖人的民间手艺,据说传自明朝时开国元勋刘伯温,距今已经六百多年,在历史的舞台上有顽强的生命力。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些民间传统艺术渐渐后继无人,欲有淡出历史舞台之态。虽然现在政府开始重视这些行业了,但是仅靠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更需要传统艺人们的坚守和广大爱好者的支持,这些民间艺术才有生存的土壤和生命力的延续。
上一篇:从标牌中看内乡文化 | 下一篇:盛王磊飞龙公司春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