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潭文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菊潭文学
难忘的搬迁之路
添加日期:2011-07-15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90华诞,在这90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我的记忆里,说起房子的变化、家的变化,应该是感受最大的了。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家住的是土坯房到现在的花园式小区,历经了八次搬迁,至今令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久久难忘。而每一次搬迁结果却只有一个:房子是越来越好,条件也是越来越优越。国家兴旺,家才兴旺;国家富强,家才象样。家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历史的缩影,可以说房子的变迁史就是一部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谋求幸福生活的发展史。
    父亲的从军生涯,改变了山里娃的人生轨迹,也把我们带出了小山村的土坯房。
    秀美老家,一个永远难以割舍的根。我的老家在马山口镇一个叫李井赵家的小山沟里,乡亲们俗叫它独虎寺沟。它是个有山有水的清秀地方,沉寂多年的它,贫瘠中孕育着活力,宁静中流淌出希望。从县城回老家,坐班车得2个小时,沿灌二公路翻过马山岈,到尹庄的地方下车,向北走过漫水桥,再爬曲折的6里山路,就回到了我的家乡。灰的山、绿的树、红得果,悠悠的小河,再加上空中飘着袅袅的炊烟,简直就是一副大师笔下美轮美奂的山村水彩画。多年来,每逢大的节气,我总和家人回家看看,抒发一下思念家乡的情怀,缅怀这些长眠于地下的先辈。
    盖房娶妻,迫不得已砌起了新的“土坯房”。 我的家族世代务农,勤于耕作,本分厚道。父辈兄弟4人,父亲是长子。为了走出大山,父亲1964年参军入伍,当时只有18 岁。进入70年代,父辈们接二连三的到了 “谈婚论娶”得年龄。祖父母为了几个叔父都能尽快讨得媳妇,建房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建房?谈何容易!连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民,谈房色变,更何况我们地处“穷乡僻壤”?倔强的祖父母在乡亲们的帮衬下,一起积土、和泥、脱坯、堆砌、上梁、棚椽、布瓦,几乎脱掉了一层皮,好不容易为父亲和二叔先盖起了三间新“土坯座”。房子是好了,父亲赶上了抗美援老(挝),几年都没有音讯,祖母望着新房整日掉泪,已至于哭坏了双眼。当父亲活蹦乱跳的又出现在祖母面前时,祖母喜极而泣,开始忙乎开父亲的婚事。于是,后来就办了喜事,就有了我,也有了我的名字―一个为纪念父亲参军的地儿吉林四平的缩写。
    烟熏不断,带来了诸多生活不便。这座新土房,父亲和二叔兄弟两人一家一间半,一间堂屋共有,南北厢房各分一间。两家的灶台不得不支在各自厢房里,又占去了前墙一大部分。每每起火做饭,屋内狼烟大冒,相互串烟,人变成大花脸不说,呛劲、热劲让人喘不过起来。于是,要强的母亲和探亲回来的父亲,自己动手又脱起土坯,割好草料,十分艰难的在主房外建成了一间茅草房,当作厨房,缓解了让人难受的住房环境。
    当我三岁的时候,父亲已提了干,母亲终于带着我和弟弟随军了,住进了军属安置房。两尺多长得冰棱,一尺多厚的冰块,似乎并没有影响到睡火炕、烤火炉的温暖和惬意。一个住的好、穿的暖、吃得饱的新生活来临了。首次从看着我出生、长大的老宅中搬离,不经意间竟成了我对她的永远诀别。
    计划经济时期,住上低廉、紧张的单位公房,是一种无奈中的幸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拥挤不堪是每一个城镇居民最真实的居住体验。由于住房处于“统建、统配、低房租”的状态,人们的住房观念就是“等、靠、要”。 单位为数不多公房要根据干部职工参加工作时间长短,职务高低,论资排辈“享受”。
   “中毒”事件,多年后仍是家人心中的痛。1982年正月,父亲转业到地方,公家最先把我们安置在县衙大堂外东侧原公安局办公院内的一间平房里,吃住合一。由于新来乍到,两地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不同,一次偶然的煤气中毒,至今让我们感到心有余悸。那天清晨,父亲、母亲相互搀扶着打开了门,叫来人抱走了身体发软的弟弟,飞奔到医院抢救,而我怕冷的坏习惯――蒙头睡觉使我幸免于“难”。因此,已是七岁的我在回忆这段往事时,仍能同时想起和小朋友们坐在老县衙大堂外的两个石鼓上嬉耍、疯玩的情景。
    几经搬迁,只为住的更好、更舒适。1982年6月,由于父亲的工作关系,我们一家住进了当时法院仅有的三层办公楼上(现已出售、改造)。最先组织上安排我们住二楼,一段时间后,考虑到家具的增多、空间的狭窄,经院方同意,我们搬到了一楼西头的工字房里,“顺利”的多占了三四个平方的“便宜”。1983年,母亲所在的县国营软木厂日子异常红火,经常加班加点,还实行三班倒,这让30多岁还不会骑车的母亲疲于奔走在大西关到大北关(均为旧称)之间,再加上我们兄弟二人已相继入学,位置因素决定我们举家迁到了软木厂北侧的职工家属院内。在屋架房里一住就是两年,其间为了能“争”到一小间厨房,我们从后排又“挤”到了前排,终于完成了厨房的“独立革命”。
      然而,住公房的听命于人、搬迁之累,时刻影响着父母的住房观,父母所思、所盼――一个拥有自己住房的愿望愈发强烈。
    房改时代的来临、房地产开发的破冰及火爆,成为人们建住房、住好房的首选。
    当改革开放的春分吹遍神州大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催人奋发。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改革的滔水汹涌而来。从城市到农村,人们的住宅条件逐步提高。上世纪八十年代,拥有一套属于自已理想的住宅,已不是梦。冬雪开始融化,春已在路上,盖房子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那时候我年龄还小,不知道国家发生了什么变化,也不清楚党的政策有了什么改变,只是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突然好起来了。大人们的脚步更加轻快了,脸上都洋溢着喜气。
    大好政策,让城镇居民圆了多年的住房梦。1981-1985年,县政府统一征地规划的新村由2个变为5个,包括西关68家建设等。先后有553户干部职工建设了5.9万平方米的私人住宅。止1985年底,城镇人均住房达10.1平方米(据1987年《城乡环保志》记载)。我家有幸也是自建住房大军的一员。一向要强的母亲坚决支持父亲盖房子,地皮位于县高中院墙西侧,人劳局南边。当时,全家只有2000多元的积蓄,仅购地皮就花去了1100元,剩下的钱只买了点砖。父母亲为了建房四处借钱,借亲戚、借同事、借战友,硬是又抓了7000多元建成了当时人们称之为洋气的“小五楼”。一排排整齐的房子,统一的面积,统一的房型,统一的模式,当时真是气派。我们在室内门窗不好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彻底告别了“寄人篱下”的 “公房岁月”。搬进新房子,父亲笑了,母亲笑了,笑得那么开心,笑得那么灿烂。但没想到为了新房,父亲曾冒着白雨往回拉砖,落下了秋季就犯感冒的固疾;没想到为了新房,所有亲戚都从乡下赶来帮忙,后院的大爷常住工地,既夜里看场又提水浇砖,十七八岁的小姨天天张罗着做大锅饭;没想到为了新房,父母亲省吃俭用,一边供我们兄弟两个上高中、上大学,一边坚持了近八年还清了欠账。
    消费购房,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时序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民群众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此时房地产开发商的出现,真正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开始。商品房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各种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如今我们的这座“小五楼”,只有父母亲两人一直安逸、平静的居住着。2001年弟弟在外就业有成,在武汉市区购得了一套商品房, 2007年我也在城区繁华地带购置了新开发的单元房,我们兄弟两家6人都从“小五楼”里搬走了。我的房子虽在四楼,日子虽然平淡,可我已经很满足,从内心感谢生活赋予我的一切。试想,一个从无到有的人,曾经梦里的向往如今步步实现,生活在这样和谐、丰富、安宁的环境里,没有理由不高兴,没有原因不向前。你说呢!
    从“生存住房”到“享受住房”、从福利分房到消费购房,目前城镇人均住房超过30平方米,平面的、复式的、别墅式的,令人眼花缭乱。面积大、布局合理、光照好、物业管理好等条件,逐渐成为人们选择楼房的重要指标。而随着住房公积金政策、银行按揭政策的逐渐灵活,市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90年来住房从“忧”其屋、到“有”其屋 ,正一步步向“优”其屋迈进,再到党和政府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正在有效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我家的几次变迁就像一滴晶莹的水珠,折射出太阳的万丈光辉;一个个普通的家庭,聚焦着祖国前进的缩影。这九十年是春潮澎湃的九十年,是激情涌动的九十年,是令人振奋的九十年。近三十年不寻常的岁月,我身临其境地体验着岁月变迁的每一幕场景,内心时时充满着无限的激动、喜悦和幸福。
    回首九十年,在感慨岁月峥嵘,沧桑巨变,今昔变化翻天覆地的同时,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党永葆青春、充满活力!
上一篇:王国庆散文作品连获全国大奖      |      下一篇:赞美你,内乡消防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