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信息 | |
乡镇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力内乡 > 综合新闻 > 乡镇
妇联牵头破陈规,新风劲吹暖内乡——“三措并举”绘就移风易俗新图景
添加日期:2025-11-13 14:53:39 来源: 作者:张君 浏览量:
走进大桥乡封营村,文化广场上“彩礼轻一点,幸福多一点”的标语格外醒目,村民家中红白事简办的宣传页张贴有序,邻里间不比排场比家风的氛围愈发浓厚……如今的大桥乡,陈规陋习渐行渐远,文明新风浸润人心,这背后离不开乡妇联的持续发力与不懈推动。
今年以来,大桥乡妇联紧扣“培育文明新风,涵养家庭美德”核心任务,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立足妇联组织联系妇女、服务家庭的职能优势,创新推出“村规民约定规矩、红白理事巧引导、宴席标准强约束”三剂良方,探索出“妇联牵头+群众自治+市场协同”的移风易俗新路径,让文明新风从“纸上”落到“地上”,走进群众“心里”。
村规民约“立标尺”,凝聚共治新共识
移风易俗,制度先行。大桥乡妇联以妇女代表为纽带,牵头推动封营村通过“村民提、乡贤议、妇联促”三步骤修订村规民约,线上依托妇女微信群广泛征集民意,线下组织妇女代表入户走访倾听诉求,最终将“红白事简办、宴席菜品红事不超10道、白事不超8道,随礼金额不超200元”等贴合群众需求的具体要求写入条款,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为让新规入脑入心,乡妇联组建“巾帼宣讲队”,依托“5+N”主题活动、妇女议事会、文化广场宣讲等载体,用家常话解读村规民约,用身边事传递文明理念。同时发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率先垂范,封营村干部封关里嫁女时主动取消彩礼并置办嫁妆,带动全村村民争当“移风易俗排头兵”,让“村规民约是准则,文明办事是共识”成为群众的自觉遵循。
红白理事“搭桥梁”,温情破解旧难题
“多亏了妇联牵头的理事会调解,不仅帮我们省下大笔开支,还没伤了两家和气!”提起红白理事会的帮助,封营村村民封彦昂满心感激。此前他与山东女友因30万元彩礼陷入僵局,乡妇联牵头的红白理事会主动介入,由巾帼调解员、村支书和志愿者驱车300公里跨省沟通,创新“算经济账、算感情账、算长远账”工作法,成功将彩礼降至6万元,促成一段跨省联姻佳话。
大桥乡妇联选拔有群众基础、善于沟通协调的巾帼骨干、热心大姐组成红白理事会,建立“事前上门宣讲政策、事中指导简办流程、事后跟踪评议效果”的“三必到”服务机制,全程为群众提供免费指导。同时开展“五星文明家庭”“最美媳妇”“移风易俗好榜样”等榜样推荐活动,在村文化广场设置“新风尚展示墙”,重点宣传女性带头践行文明婚俗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更多家庭主动转变观念。截至目前,理事会累计介入红白事37场,群众主动邀请率达100%。
宴席标准“划红线”,实现惠民新双赢
“以前办一场喜宴要花四五万元,现在按标准办,单桌不超400元,10道菜既体面又实惠!”封营村村民李大姐算了一笔“减负账”。大桥乡妇联牵头对接辖区宴席承办方,签订《文明宴席公约》,明确“限菜品、限标准、限费用”的“三限”要求,建立“事主申请、妇联预审、餐馆报价、巾帼志愿者现场监督”的“四联审”机制,从源头杜绝铺张浪费。
同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红黑榜”动态监管,对履约优良的餐馆授予“巾帼文明经营户”称号并引荐外村业务。如今,大桥乡红白事简办率达80%,户均宴席成本下降45%,既让群众减轻了经济负担,又让餐馆通过薄利多销实现增收,实现了“群众省钱、商家增收、风气向好”的多赢局面。


巾帼聚力破陈规,文明新风润万家。大桥乡妇联以妇女为主体、家庭为阵地,用贴心服务化解矛盾,用制度规范涵养新风,让陈规陋习逐步退场,文明新风落地生根——这正是内乡县妇联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缩影。
作为全县妇联系统深耕文明建设的一个鲜活样板,大桥乡探索的新路径,既彰显了妇联组织联系妇女、服务家庭的职能优势,更印证了内乡县妇联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移风易俗的务实举措。下一步,内乡县妇联将以大桥乡为标杆,在全县推广“村规民约立标、红白理事引导、宴席标准约束”的工作模式,持续深化文明婚俗、节俭养德宣传教育,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县域每个角落,让“培育文明新风涵养家庭美德”的理念融入千家万户,为建设文明和谐内乡注入源源不断的巾帼动能。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夏馆镇:秋意浓染群山 层林尽披 “五彩衣”
妇联牵头破陈规,新风劲吹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