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行业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力内乡 > 综合新闻 > 行业
内乡县2020年经济运行分析
添加日期:2021-02-25 09:35:52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勇于担当,科学决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快速启动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把疫情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位居全市第一位,呈现出全线飘红的局面,实现了“满堂彩”、“大满贯”,成为南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全年实现GDP263.1亿元,同比增长4.2%,居全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6.4%,居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居全市第1位;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98亿元,同口径相比增长33.3%,居全市第1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7.34亿元,增长21.1%,居全市第1位;贷款余额总量185.46亿元,居全市第1位;全社会用电量实现15.97亿度,增长10.9%,居全市第1位;工业用电量实现8.9亿度,增长16%,居全市第1位;工业增值税完成2.99亿元,增长112%,居全市第1位。
一、总体经济发展领跑全市
2020年,我县生产总值从上半年开始率先由负转正,全年完成263.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2.3%)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2.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2%)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1位。
从三次产业看,我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2.75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市(2.4%)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5.1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市(2%)4.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5.27亿元,同比增长1.9%,低于全市(2.3%)0.4个百分点。
全年GDP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主要因素是电厂第一台机组的投产运营和寅兴等牧原供应链企业的高速增长,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50.6亿元,拉动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4%;牧原建筑上报产值36.28亿元,增长1.2倍,拉动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6.9%;牧原粮油和牧原建材上报销售额173.7亿元,增长3.3倍,拉动全县批发业增加值增长8.6%;建业森林半岛和碧桂园拉动全县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26.8%,使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2%;牧原聚爱数字科技营业收入增长3.3倍,拉动信息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8.4%。
二、农业经济形势基本稳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9.69万亩,比上年增长0.38%,总产量39.98万吨,同比增长1.01%,确保了粮食安全。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52.75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市(2.4%)0.1个百分点。
三、工业生产、效益良好
今年以来,全县规上工业虽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位居全市第一位。除了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和工业增值税增速位居全市第一的支撑外,主要得益于电厂第一台机组的投产运营和润源、和信、畅兴、锦汇设备、牧友、寅兴、恒辉等牧原供应链企业的高速增长。电厂全年实现产值13.9亿元,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64%,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个百分点;牧原及其供应链企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4%,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112.5%,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牧原及其供应链企业支撑了内乡工业的逆势增长。
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6%;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了167%;实现利税同比增长158.3%,从而实现了收入利润双增长的良好局面。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农副食品加工业的龙头,2020年实现产值113.7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营业收入309.7亿元,同比增长了78.7%,占到全县营业收入的68.7%。增长的原因一是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供应紧张,导致生猪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二是牧原扩大规模,产能增加;三是企业扩大销售渠道,收入同比、环比都增长较多。牧原2020年实现利润130.4亿元,同比增长了178.1%,占到全县利润总额的96.5%。
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产值、收入和利润分别为27.9亿元、33.7亿元和786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8%、34.9%和88.8%。其增长的原因是:一是有牧原生猪稳定的货源,屠宰量较大;二是公司库存猪产品成本价较低,公司加大对前期库存的销售,所以利润总额增速高;三是公司在河南市场深耕细作,扩大范围,不但在驻马店、周口等设立办事处,扩大销售,而且主动与大的餐饮行业合作,进行深加工,提高猪肉附加值;五是企业还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产品销往湖北、浙江、陕西、山东等地;从而使收入和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集聚区制造业的骨干企业,全年实现产值17.7亿元,同比下降3.3%;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下降1.6%。实现利润6510万元,同比增长242%。其收入下降的原因是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但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想尽办法扩大销售,使订单增多,收入已基本与去年持平。
河南仙鹤特种浆纸有限公司该企业前两个月受疫情影响,部分产品发不出去,但至三月全面复工复产后,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环保政策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做好产品转型升级,占得了市场先机,收入和利润都增长较快。实现产值11.2亿元,同比下降9.9%;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12.4%;实现利润10120万元,同比增长79.5%。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今年3月份以后,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内乡项目复工复产进度加快,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市10.8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二位。下半年,我县投资继续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1-12月,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3%,高于全市7.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位。
主要表现在 :
1、重大项目投资拉动增强。2020年,我县列入市级重大项目共68个,占在库统计项目个数的44.8%。投资30亿元的牧原生猪产业园建设项目和牧原二十七、二十八场、二十九场的生猪养殖建设项目、投资30亿元的牧原农牧装备产业园项目、投资4.8亿元的金冠内乡智能电气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16亿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等新项目的如期开工建设,投资62.5亿元的电厂续建项目,投资15亿元的华福包装科技产业园项目等加大投资力度。从投资完成量上看,重大项目投资完成量占全县完成量的85.3 %。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续建项目的持续推进,有力的拉动了投资稳步增长。
2、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保持稳定。1-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7.8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6.8 %,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逐步减弱。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内乡县盛达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碧桂园天麓府项目和中誉国信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建业森林半岛项目的强势入驻,给房地产的投资和销售增添了活力。两个房地产企业项目投资额占全部房地产投资额的61.3%,销售面积占全部房地产销售面积的 45.6%。
四、消费品市场逐步恢复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乡消费品市场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四月开始,消费品市场逐步恢复,全年我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89.28亿元,同比下降5.7%。
五、财政、金融形势稳定
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98亿元,同口径相比增长33.3%,高于全市(15.3)18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位。其中税收完成9.0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9.7%。
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7.3亿元,增长21.1%,居全市第1位;贷款余额总量185.46亿元,居全市第1位。
六、服务业增长较快
全县2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88亿元,同比增长108.75%。分行业看,18家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17.2%;4家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71.7万元,同比增长71.27%;3家其他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1.2万元,同比下降39.29%。物流企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较快主要是受牧原物流和牧原聚爱数字科技两家公司的拉动,这两家公司在疫情期间承担着牧原捐赠物资的运输和县城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线上销售,加上都是去年新注册的企业基数较小,对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拉动明显,全年这两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多元,占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比重达54.32%。
存在问题:
一、工业方面
1.半数以上企业生产经营下降。全县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4家长期处于停产状态外,有49家企业产值下降,下降幅度在50%以上的有12家。受环保因素影响,石材、陶瓷生产企业降幅较大,31家规模以上石材企业中,24家产值下降,只有7家增长,三家岗石企业中明超下降了89.2%、博瑞格下降了61.4%、万石如意下降了57.6%;两家陶瓷企业中晋城下降了47.6%,鸿润建材下降了37.1%。销售方面,有51家企业销售收入下降,下降幅度在50%以上的有14家;31家规模以上石材企业中,23家销售下降,只有8家增长,三家岗石企业中明超下降32.1%、博瑞格下降了37.2%%、英良下降了28.8%;两家陶瓷企业中晋城陶瓷下降了41.1%,鸿润建材下降了31.1%。
2、出口企业受影响较大。受中美贸易战和疫情因素影响,飞龙汽车零部件公司出口订单较同期下降30%左右,地毯工艺品公司订单量是正常年份的60%多且已签的订单也迟迟不让发货或取消,三家香菇加工企业订单量同比下降70%以上,和议诚产值、收入分别下降61.4%和71.8%;泰源食品产值、收入分别下降88.7%和95.2%;仕仕通产值、收入分别下降89.9%和71.3%。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1、乡镇上报新开工项目情况不均衡。1-12月份,上报新开工项目的乡镇,主要集中在湍东和大桥两个乡镇,上报的新开工项目个数占乡镇入库新开工个数的61.2%,计划投资额占乡镇入库新开工计划投资额的64.6%。上报新开工项目最少的乡镇仅占乡镇入库新开工个数的2%。部分乡镇上报项目存在催催动动,不催不动的现象。
2、在库大个工业项目少,工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从项目数量看,在库项目136个,其中工业项目49个,工业项目占在库项目的36%,其中超亿元的工业项目仅占在库项目的13.2%。在库工业项目少,工业项目投资规模的缩小,将对工业投资后期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三、住宿餐饮业拖累全县第三产业发展。全年全县住宿餐饮业实现销售额13.27亿元,同比下降23.9%,降幅虽然逐季度收窄,但仍是第三产业中降幅最高的行业。全年7家规模以上住宿餐饮企业中,只有天贵和东湖营业额与上年持平略增,其他5家都在下降,不仅影响了全县消费品市场的增长,还严重拖累了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内乡县2月26日价格监测周报 | 下一篇:内乡县“十三五”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