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网言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 网言
高考“学霸班”不值得骄傲
添加日期:2015-02-13 08:41:09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今年四川高考全省理科第一名封凡;为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成都七中访问之行做翻译并获其点赞的琚朝;教米歇尔打太极拳的叶子;同一寝室的4个人或将全部进北大、清华。这些牛气十足的学生,都来自同一个班级――成都七中高三(13)班。这个“学霸”班级全班同学的高考成绩都上了重本线。而在高考前,班上已有12人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加分政策和一本线录取资格。13班成为了真正的“明星班”。(新华网6月24日)
    不得不说,这样高考成绩的班级,的确够“牛”够“霸”。我们为取的好成绩的班级和学生点赞。
    但反过来,这样的班级之所以成高考“学霸班”、“明星班”,关键就在于能取得这样高考成绩的,不说在成都,即便是放眼整个四川、乃至全中国,其都是稀罕品。随之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这样班级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为什么一个学校的其它班级,乃至全国的其它学校的班级就出不了如此或类似出众成绩?
    我们无法否认,一些学生可能生就“天资聪明”、学习有方,也无法否认一些老师在教学上更能先人一步、“胜人一筹”。也就是说,成都这一“学霸班”的横空出世,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和存在可能性。
    但是,当一个全省的高考状元、英语尖子、太极拳佼佼者,以及同一寝室的4个人或将全部进北大、清华,齐聚一个班级,成就一个必然的高考“学霸班”,便有太多不可思议和令人难以置信。也就是说当太多太多的“偶然”一下子集中到一个班级,这么多的“偶然”便有“必然”的地方。
    时下,在许多地方的许多学校,尤其是一个地方的优质高中,当高中升初中时,先尽着这些学校拔尖。到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学校为了更好地出高考成绩,也为了集中更好的学校资源(最优的教师、最优的设备、环境等)服务学校出成绩,便人为地重新按学生成绩划分快慢班、重点班、普通班、少年班、零班等,尽管有关方面三令五声不得如此。总之一句话,学生优中选优、任课教师优中选优,其他教育资源也是优先供给这些“特优班”。用教育行内的话说,这样的班级高考成绩优异是必然,不优异才是偶然。
    也就是说,放置到现实的高中教育环境下,成都此次爆出的高考“学霸班”似乎就摆脱不了这样的嫌疑。而这些所谓的高考“学霸班”,客观讲,各校、各地的都一定程度上存在,在一定范围内都有可书可说,直白一点说就是可炫耀的“亮点”。但这些“亮点”无不说明或者说揭露的一个问题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地区间、学校间、班级之间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等方方面面的不平衡。而这些,应当说正是时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也是社会各方面长时间以来最为诟病的。
    就此意义上讲,成都此次爆出的高考“学霸班”,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也不值得有多少可骄傲的地方。而民众违规这样的“学霸班”,表面上有羡慕、崇拜的成分,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是在渴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某种程度上说,这一高考“学霸班”有多“霸”,就说明当地教资源失衡有多严重,其暴露的不是当地的教育水平有多高,而是在均衡教育资源的改革和配置上的多失当。同时还能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当地有关方面在执行教育部等关于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禁炒令”上,并不怎么样。
    事实上,关于教育资源失衡、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禁炒令”等,很早就已不是新鲜话题,甚至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当这样的话题年年高考被提起,甚至经常被提及,也就说明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和解决。面对高考“学霸班”,当事的班级、学生似乎可以庆祝一下,但对其他方面来说,这不但不应该是骄傲和学习的榜样,而且应是把这看做教育资源失衡,进而推进均衡教育资源改革的动力和“反面教材”。
上一篇:环球时报:恶搞中国使馆路名是小人之举      |      下一篇:目标价格让扶持农业政策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