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南阳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秀美内乡 > 媒体报道 > 南阳
走教育强县之路 树均衡发展丰碑
添加日期:2015-05-15 08:40:42   来源:5月14日南阳日报A4版:现代教育   作者:   浏览量:

——内乡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内乡县初级中学

 
 

 

 

 

       内乡县县委书记李长江(左三)在内乡初中调研

       内乡县县长杨曙光向国家验收组汇报内乡教育工作

       国家教育督导专家在内乡县实验初中查阅资料(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扈 玲 高 波  通 讯 员 李杰辉

       作为拥有70多万人口的国家秦巴片区特困县,在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内乡县的决策者们始终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加快内乡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举措。

       十多年来,该县无论领导班子怎么调整、工作多么困难,始终坚持“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强化乡、村两级办学责任,建立了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他们紧紧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思路,落实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使全县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内乡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该县先后荣获省“两基”工作先进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省德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等荣誉称号。

       整合教育资源     实现办学条件均衡

       学校布局科学化。该县按照“小学向中心村和社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以及保留必要教学点的基本原则,先后将9所高中整合为4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将全县初中由34所整合为22所,采取1所完全小学辐射带动3~5所分校的办法,将全县329所小学整合成77所中心小学、37所完全小学、213个教学点,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和效益。在中心小学内部实行“四统一”管理,即教育教学统一管理,教师统一配置,教育经费和教育设施、设备统一调配使用,教师福利待遇统一标准发放,使中心小学成为乡镇的学校管理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学校建设标准化。该县依据《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实施“三大工程”,努力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硬件建设均衡。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2010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6亿元,先后对202所薄弱学校进行了建设。其中,新建、改建校舍70多万平方米,建设学校围墙4万多米,新建学校大门115个,建设学校操场48个;投入4380万元,新建、改建学校食堂3.3万平方米,建设餐厅112个。实施教学设施装备工程。3年来,共投入资金2030万元,建设和完善了全县初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仪器室,添置了体音美等教学器材。全县中小学也积极挖潜,多方筹资,加强学校内部设施建设。目前,全县中小学校新增图书80.2万册,增添教育教学设施9600套,购置体音美器材1.4万台(件),小学六室、初中九室均达到省定二类标准以上。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设立专项资金,并从公用经费中每生每期提取5元,作为维护专项经费,保证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投入的主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多年来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电脑5766台,建成多媒体教室485个、校园网75个,全县小学教师平均2人拥有1台电脑,初中教师达到每人拥有1台电脑。与联通公司合作,将全县中小学校所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接入互联网,21所城域网项目学校还实现了光纤入校。全县初中、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均按要求建设了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也装备了多媒体设备,基本实现了“班班通”,教育教学手段得到很大改善。

      破解城区大班额。该县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设置学校布点,加强城区学校建设。2011年,由江苏连云港凤氏教育集团投资1.2亿元,按照标准化学校要求,建设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提供3000多个学位,有效缓解了城区学生入学压力;2013年,县政府投资3200万元,在县城西关建设了规模为6轨36班的六小;近3年来,投资2050万元,对城区6所中小学校进行了改扩建,增加1800个学位;在北关城乡接合部规划投资1.3亿元,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郦都学校)和一所小学(内乡县第九小学),目前两所学校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备建设;县财政设立城镇中小学校建设专项经费,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的经费用于城区薄弱学校改建。

       强化队伍建设    实现师资力量均衡

       实施教师补进长效机制。该县每年都根据上年度教师自然减员数和因适龄儿童增长而扩大办学规模所需教师数总和,科学制定编制,向社会公开招聘。2010年以来,共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1273名,其中,2014年招聘教师480名,并把90%以上的招聘教师分配到农村和偏远学校,基本满足了正常教育教学需要,有效提升了偏远乡镇学校师资水平。

       实施教师交流机制。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和异地交流制度。该县中小学校校长任期届满面向全县竞争上岗,凡是竞争上岗的学校校长一律到外乡镇任职。实行城区骨干教师对口支教制度。城区中小学校每年派出不低于本单位教职工总数2%的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五年内下乡支教骨干教师不低于本单位教职工总数的10%。实行名师定期送教制度。该县充分利用县内的名师资源,建立“名师工作室”,依托网络直播互动教室系统,采取名师讲学、教学观摩、说课上课等形式进行定期送教。近年来,该县共选派136名教师下乡支教,52位省、市、县名师进行了作课送教,促进了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实施师德师能建设机制。大力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加大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力度,要求教师每学期都签订师德承诺书,实行师德师风考评和“一票否决”制度,教育引导全县广大教职工坚守职业道德,弘扬正气,释放正能量。同时,该县全面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培训活动,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程”和“教师教学技能达标竞赛活动三年行动计划”,多次组织优秀教师到省内外名校参观学习,聘请专家学者到县内作专题报告,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实施教师激励机制。该县对除城区之外的4000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按照人均每月100元的标准进行生活补贴,每年补贴资金达473万元。截至目前,农村教师生活补贴,我市唯有内乡县率先实施,这在全省也为数不多。该县依托牧原公司设立了“牧原桃李奖”,基金规模3年内将达到1亿元,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校长和教师,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激发该县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学校管理均衡

       该县针对中小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发展主动性不强、与社区联系不紧密等状况,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学校自主发展推进年”活动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通知》,以实施“学校发展计划”为载体,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活动,努力促进中小学校内涵式发展。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委员会。在中小学校建立了由社区代表、学生家长和教职工代表组成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委员会,加强对学校发展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按照“四议三公开”(即校长提议、学校班子集体商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和全体教职工决议)的原则,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学校依法治校,规范管理。

       完善校内外民主监督机制。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完善校内外民主监督机制。立足学校和社区实际,科学确立学校发展愿景,制定发展规划及校内外监测评估体系,积极实施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努力形成学校“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良好局面,促进学校向着规范化、科学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发展水平。

       建立向社区报告工作制度。每学期期末,各学校召开向社区报告工作会,倾听社区意见和建议,积极构建同政府和社区的新型关系。这样既调动了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又发挥了政府、社区和广大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初步实现了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目标,促进了全县中小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教学管理     实现教学质量均衡

       规范招生管理。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坚持普通高中分配生制度,把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并向薄弱初中倾斜。建立办学规模和班额审核制度,对违规招收的学生一律不划拨教育经费,不增加教师编制,有效遏制了学生无序流动、择校和大班额现象,使各学校保持合理的规模和班额,努力促进生源均衡。

       实施素质教育。该县坚持把实施教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作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全面落实上级“减负”要求,有效保证体、音、美、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课时,全县中小学实现了课程设置标准化。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通过学科渗透、课外活动等途径,深入开展“三爱”(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三讲”(讲文明、讲诚信、讲法制)、“三护”(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和“三节”(节粮、节水、节电)、理想信念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广泛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年都召开田径运动会和球类运动会,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深化教学管理。该县制定了《内乡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八条》和《内乡县中小学生学习常规八条》,对教师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进行统一规范。制定了《内乡县高效课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县中小学深入推广自行探索的“学·导·练三三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同备一节课”、“磨练一节课”、示范课引路、优质课竞赛、公开课展示等形式,积极推广先进教改经验,引领广大教师致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全县部分学校强化了校本课程开发,赤眉镇一初中、二初中开设了书法课程,赵店乡中心小学开设了泥塑和剪纸课程,县第七小学和桃溪镇中心小学开设了经典诵读和奇石文化课程,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列。2014年高考,该县考生3693人,本科以上进线2648人,一本进线559人,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该县认真落实国家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代理妈妈”等活动,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资助。同时,该县教体局号召各学校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坚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区就学“应入尽入”制度,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孩子一样能够就近入学,享受“两免一补”。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采取建立寄宿制学校、实行结对帮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通“亲情电话”等措施,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资助上优先考虑。形成“以特教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通过以上措施,该县确保了全县特殊群体学生享受到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就学机会,实现了适龄少年儿童就学机会均衡。

       记者感言:

       提升办学条件,实现“学有良校”;提升队伍素质,实现“学有良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有良教”。在深入挖掘内乡县力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时时被内乡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执著和情怀感动着,无数内乡人在这片教育沃土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正是他们为内乡县的教育发展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

 

上一篇:官何以不修衙      |      下一篇:衙署:官德文化闪耀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