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游在内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内乡 > 游在内乡
四季美如画的内乡县衙
添加日期:2017-12-22 10:17:56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2ACEFB31@4DE95949.10383A5A.jpg.jpg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内乡是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涵养区。南阳古称宛,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南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曾是夏朝的首都,楚国的发祥地,同时还是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起家之处。诸葛亮、范蠡、张衡、张仲景被称为南阳“四圣”;内乡县位于南阳盆地西缘,东接镇平县,南连邓州市,西邻淅川县和西峡县,北依嵩县和南召县。内乡县名源于秦代析县。据旧志记载,西魏改析阳县为中乡县,隋开皇三年(583),避文帝父杨忠讳改称内乡。内乡不仅有闻名中外的内乡县衙,举世瞩目的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恐龙蛋化石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还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乡宛梆。这里是范蠡的故乡,明代政治家柴升、诗人李衮、清代理学家王检心,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同盟会会员刘炳寰、刘泗方,著名农学家陈凤桐,著名农民小麦育种专家全国劳模龚文生出生于此,大诗人李白、王维、白居易、孟浩然、钱起、元好问曾挥毫于此。他们的光辉事迹,在当地流传,成为当地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楷模。

 

D38F012B@E701F82E.10383A5A.jpg.jpg

 

 

        内乡母亲河穿城而过,清澈的河水唱着欢歌,不时有一两条调皮的鱼儿跃出水面,两岸垂柳依依,风景如画。万里晴空下,远处蜿蜒起伏的伏牛山清晰可见。这里曾是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自行车载重赛赛场,如今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三三两两的百姓谈笑风生,喜形于色。蔚蓝的天空,哗哗流淌的溪水,舒缓的生活节奏,这对于一个惯于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
 
 
2F063AF8@A2436C7E.10383A5A.jpg.jpg
 
 
 
        内乡县衙历经元明清,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内乡县衙1984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家衙门博物馆,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有“天下第一衙”之称。内乡县衙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多样性”十家博物馆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自驾车旅游品牌百强景区、河南省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等。内乡县衙一直为县政府和重要职能部门办公场所,所以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文化大革命”期间,“革委会”在此办公。原来,这素雅古老的县衙一度是当地政治场域的核心,那凝固的砖石、朴拙的地面、蓝天下的兽脊,竟然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巨变。
 
 
 
9F690364@0C1DE85B.10383A5A.jpg.jpg
 
 
 
        县衙之春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春天是一个鸟语花香、桃红柳绿、阳光明媚、充满希望的季节。眼前虽然还残留着冬天的痕迹,但处处已显露着丝丝春意。春风、春雨、春草撩动游人的发梢,与人们嬉戏。春天的到来,内乡县衙的游客也多起来了。人们三五成群众相约与内乡县衙,一起来踏春。县衙院内两棵元代保留下来的桂花树,也吐出了新芽,它仿佛要给我们讲述县衙内发生的故事。
 
 
2C233537@FF2B6927.10383A5A.jpg.jpg
 
 
 
 
        内乡县衙各个主体建筑物前,都悬挂着一副立意深刻的楹联。县衙共有38副楹联。这些楹联意蕴深远,折射出了古代政治、官吏作风和世态民情,展现着“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艺术魅力。楹联主要强调为官要勤政为民、廉洁务实、公正执法三个方面。内乡县衙的大门,为三间青砖瓦房,古朴素洁,门前一对汉白玉石狮子,脚抚幼狮,目光中充满怜悯之情。明间匾额上书“内乡县署”四个大字,抱柱楹联为:“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内乡县古称菊潭、郦都。对联意思是县令上受皇命,下系百姓,如一柱擎天,责任重大,必须脚踏实地干上十年八载,不可只追求短效“政绩”,只是把任职当作今后仕途的一个跳板。这副对联是光绪十八年(1892)主持修建内乡县衙的知县章炳焘所镌刻。自咸丰七年(1857)捻军攻打内乡之后,35年间内乡县经历了22位县令,而章炳焘在内乡却历任九年,境内太平无事,看来章县令是一位言行合一的勤政爱民的好父母官,这副对联正是他本人的座右铭。
如县衙大堂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西花厅楹联:“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东帐房楹联:“廉不言贪,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西帐房楹联:“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县丞衙大门上的楹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二堂楹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夫子院楹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这些楹联曾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BDD3FD5D@0F805375.10383A5A.jpg.jpg
 
 
 
        尤其是三省堂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更是一副流传广泛的名联。据考证,这是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内乡知县高以永撰写的。1994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视察县衙后,在县衙书录了县衙三省堂楹联。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5年6月8日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三省堂前的这副楹联赞不绝口,特别是三年后他在黄山巧遇南阳师院学生,又吟诵了这副楹联。1999年5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南阳火车站作短暂停留,听取汇报中也给予该对联很高评价,并指示中央办公厅求证对联出处。此联之所以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首先是因为它比较准确辩证地表述了官与民关系。民是官的衣食父母,官是民中一员,所以为官者绝不能欺压百姓。
 
 
DC9A312B@1367AF68.10383A5A.jpg.jpg
 
 
 
        内乡县衙的楹联已成为内乡县衙一道亮丽的风景,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包蕴了社会对执政者的官德渴求。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官风决定民风,官风正,民风淳,官德好,百姓就会起而仿效。正如孔子对季康子所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反之,官吏失德腐败,国家就会走向衰落,及至崩溃。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荷泽考察座谈,给市、县委书记念了三省堂前的这副楹联。这也正是内乡县衙的春天。
 
 
0865FB57@ABBBFC60.10383A5A.jpg.jpg
 
 
        县衙之夏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儿里跳动着来了。夏天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杂草抵不住太阳的爆晒,叶子都卷成个细条了。每当午后,人们总是特别容易感到疲倦,就像刚睡醒似的,昏昏沉沉不想动弹。连小鸟,也都张着嘴巴歇在树上,懒得再飞出去觅食了。夏天是个变脸的季节,它时而哭,时而笑。一会儿晴空万里,碧空如洗,天高云淡,骄阳似火;一会儿天低云暗,乌云密布,狂风怒吼;一会天公大发雷霆,电闪雷鸣;一会瓢泼大雨,倾盆滂沱;一会儿潇潇雨歇,虹桥飞架南北。
 
 
35DF3405@9F447625.10383A5A.jpg.jpg
 
 
 
        夏天正如内乡县衙的员工们一样。内乡县衙的员工们孜孜不倦、尽心尽力、 废寝忘食、不辞辛劳、认真负责、勤勤恳恳、积极热情、刻苦耐劳地挖掘博大精深的衙署文化,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内乡县衙是我国衙署文化研究的发祥地,由全国众多知名历史学家、古建专家和高校教授参加的四届全国衙署文化研讨会,目前有百余篇论文,十几部学术专著研究内乡县衙,它已经成为我国衙署文化的研究中心。他们围绕官德教育先后推出了《胥吏衙衙役文化展》、《古代十大清官展》、《古代官箴廉政走廊》、《古衙奇案展》、《古代知县展》《古代廉政文化展》、《古代廉政典故展》、《知县六大职能展》、《内乡县令元好问展览》、《内乡县衙章炳焘展览》、《内乡知县高以永展览》等。这些展览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体会到了古代官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近6000平方米、55个陈展单体的陈列展览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再现了古代官署衙门的赫赫威严与历史情景。
 
 
D8613007@CA8BD13A.10383A5A.jpg.jpg
 
 
        县衙之秋
        秋天正在悄悄走来,树叶有了黄的味道。白天也不是那么炎热了,向窗外望去,阳光金灿灿的,仿佛在诉说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凉爽的风儿飘进窗户,很舒服,任思绪飘很远。秋天来了,这两棵元代的桂花树也悄悄地开了。一簇簇,一串串金黄色的桂花,和小米粒差不多大小,像一颗颗金黄色的小芝麻,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把花蕊包得紧紧的,像怕别人碰它似的。我站在桂花树下,望着一朵朵小桂花,静静地闻着它浓浓的香味。一阵风吹过来,那桂花树枝轻轻摇晃,好像在向我点头问好。随着风,有几朵桂花飘落了,我拾起掉在地上的几朵桂花,放在手心里,细细观察它,那桂花有六、七片花瓣,好看极了。然后我吹一口气,桂花就在蓝天上飞舞,把香味带给远方。县衙院内这两棵古老的桂花树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县衙历史悠久的见证。它的花是橘红色的,称为“丹桂”。我们都知道八月桂花香,但这棵桂花树在每年阴历九月初的时候都会再开一次,当地老百姓说这是“桂树生贵地,花开二度不为奇”。
 
 
AA3C2908@D0077A69.10383A5A.jpg.jpg
 
 
 
        内乡是药用菊花的发源地,内乡人也有种菊养菊的习俗。每年秋天县衙院内也都摆放了菊花。深秋的早晨,县衙院内、屋顶、树枝都洒满了寒霜,瑟瑟秋风吹来,黄叶纷飞,百话凋谢。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长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我们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内乡县衙按照“让历史活过来,让文化动起来”的理念,不断挖掘官德文化内涵,聘请专业人员编写剧本,聘请专业人员排练,先后推出了《三院禁约碑》、《知县审案》、《宣讲圣谕》、《正月十六看知县太太》等二十余个大型节目表演,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寓教于乐中,受到官德教育熏陶。
 
 
 
D4C460D3@B1798849.10383A5A.jpg.jpg
 
 
 
        县衙之冬
        一年的四季,我最喜欢的是冬季。冬天大雪纷飞,小雪花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蹦蹦跳跳的落了下来,给人们带来了一丝丝寒意。虽然春姑娘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上岗了,但冬的使者,雪花却好象特别留恋人间的美景,久久不肯离去。一场大雪过后,县衙的房屋、地上像披上一层银色的衣裳,风一吹,雪花飘飘扬扬,落了叶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银条,四季常青的桂花树上,堆满了蓬松的雪球,大地像铺上了一层毛毯,真像是一个粉妆玉砌的银色王国。雪后我迫不及待的跑出办公室观看那美丽的雪景。踏着软绵绵的积雪,听见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用手捧起一把干净的雪,用舌头舔了一下,尝一尝这纯洁的雪,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和寒气在我的舌头上涌出。 
 
 
0A2E3367@EC502A31.10383A5A.jpg.jpg
 
 
        内乡县衙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受到了众多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中外游客的高度赞扬,以其唯一性、独特性、完整性、艺术性、文化性等特点被称为“历史活标本”。县衙占地47000平方米,计有院落18进,房舍280余间,珍存文物近千件,其建筑和文物遗存,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我国皇权社会基层政权运作模式和官吏的生活起居,是研究皇权社会一座珍贵的“文史资料库”,被称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内乡县衙的建筑与《明史》、《清会典》所载的“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邸、监狱居南”的建筑规制完全一致,其大堂、二堂、三堂分别比附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而建,贯穿了我国古代皇权社会的礼制思想和中庸之道,同时又受其地理位置和其主持营建者、工部下派官员浙江人章炳焘的影响,融长江南北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艺术。行走中,我打量着眼前的建筑,琢磨着它的布局,脑海中不时闪现出故宫的形象,真正领悟到了故宫研究专家所说的“北有北京故宫,南有内乡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蕴含。
        内乡县衙已经成为中原大地上新崛起的旅游胜地,国内游客遍及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国外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130多万人次的游客来观光游览。内乡县衙已成为世界了解内乡、内乡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南阳市众多璀璨辉煌的文化名片中的一个闪光点。 
 

 

上一篇: 冬季到湍河来观鸟      |      下一篇:解读内乡县衙——清代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