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文化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内乡 > 菊文化
北大教授的县衙文化情结
添加日期:2009-02-18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北大老教授的县衙文化情结

                          ――张世英教授访谈录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88岁高龄的北大哲学系老教授张世英先生,日前给笔者发了一封邮件,称他对出了内乡县衙征联中的上联,要我说清楚征联的渠道和邮寄的地址。当得知我正在北京出差时,张教授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里做客。
     2月13日上午,我如约来到张教授的家中,受到了热情款待。不出我所料,张教授儒雅的性格、学者的风度、大家的风范,极具亲和力;他深邃的思想、睿智的谈吐、洞彻世事的眼力和贯通中西的才学令人折服,真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见面之前,我已经从网上了解了张教授的一些情况。张教授生于1921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人。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年―1952年任南开大学哲学系助教、教员,武汉大学哲学系讲师。1952年至今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后任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名誉顾问,美国传记研究中心名誉顾问,国际“哲学体系”研究会会员,《德国哲学丛刊》主编。主要著作有《天人之际》、《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小逻辑>译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辞典》(主编)、《北窗呓语--张世英随笔》、《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等。被德国权威刊物《哲学研究杂志》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
     话题自然从内乡县衙征联开始。原来,去年“十一”期间,张教授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南阳旅游,在拜谒了南阳“四圣”之后,来到了全国闻名的内乡县衙。张教授坦言:“说实在的,没来南阳之前,我对内乡并不了解。但是,一踏上内乡的土地,参观了内乡县衙之后,我对内乡的印象非常好。内乡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内乡县衙是展示内乡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谈到县衙的官文化和其中透出的可贵的民本思想,尤其谈到县衙“三省堂”的抱柱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认为该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关系,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谈到县衙寅宾馆大门的半幅对联“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张教授说,“我当时感到很奇怪,这个大门只有下联没有上联。一问才知道,上联还没有对出来呢。”我便详细介绍了县衙博物馆征联活动的经过和目前应征联的情况。我和张教授都认为,如果严格按照对联的创作规则,再考虑到寅宾馆的功用,以及征联中关于“必须是古代名人的成句”的要求,这幅上联很难对出来。如果放宽“古代名人成句”为“古代名人集句”,就有应对的可能。事实上,张先生已经以“古代名人集句”的形式对了上联,并根据我提供的地址邮寄给了内乡县衙博物馆李茗公馆长。
     谈到县衙文化和楹联文化,我向张教授介绍了内乡的“文化名县”建设情况。内乡的文化氛围所以浓厚,与县四大家领导、特别是县委主要领导重视文化建设、倾力打造“文化名县”的实践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内乡县以县衙博物馆、黉学文庙、商圣苑、宝天曼博物馆、伏牛山地址公园、宛西自治馆、石堂山普济宫遗址、邓窑遗址、吴垭古石头村落、茶庵古人类遗址、赤眉古寨、马山口宛西中药材集散地遗址等为窗口,倾力打造传统文化品牌;以企业文化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现代文化品牌;以小说、诗词、楹联、书法、绘画、摄影、音乐、舞蹈、宛梆、曲艺、民俗、方言等内容和形式为重点,全力提升内乡文化品位。以学校教育、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民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就楹联而言,内乡县在2006年就成立了诗词楹联学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2008年获得“全国楹联文化县”的殊荣。
     张教授对内乡县在文化建设上的努力和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内乡的文化现象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表示有机会一定要重访内乡,拜会“文化书记”王万鹏等领导和文化界人士。
     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期待张教授的征联能够获奖,期待张教授能够重访内乡,更期待张教授以中国文化名人的身份,为内乡的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上一篇:衙门“打春”习俗      |      下一篇:沧海桑田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