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菊文化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内乡 > 菊文化
清廉的理学名臣--丁言
添加日期:2011-06-22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内乡县志》载:丁言,字伯行,安徽潜山人,选贡。嘉靖三十一年(1552)任内乡,以理学自励,与归有光为友。所著《不昧录》。羽翼濂、洛,士林宗之。任知内乡县时,以清廉著称。(濂、洛,指宋代理学的派系,有濂、洛、关、闽四大学派。)
嘉靖三十一年即公元1552年,安徽潜山人,选贡出身的丁言任职内乡。丁言以理学自警自励,和归有光(就是《项脊轩志》的作者)是好朋友。他曾著作有《不昧录》一书。他是宋明理学濂、洛两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学界的人们以他为宗师。他在任职期间,清正廉洁,十分有名。
丁言是内乡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理学名臣。现在我们提起理学大部分可能比较陌生,即使知道点理学的人,也往往认为就是像朱熹、王阳明一样清高、崇尚三纲五常的道学家。事实上,丁言也就是这样的人,理学提倡严于律己,他就以“理学自励”,再者,只要提到他与著名作家归有光是好朋友,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我们中学时代就耳熟能详的名篇,说明他也是一位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他不但学理学,而且还是濂、洛学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士林宗之”,大家都很佩服他。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他既然是忠实信徒,肯定无欲则刚,清廉自守,是一名好官、清官。
上一篇:富农爱民救人的传统清官--李铨 | 下一篇:民谣歌颂的循良吏--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