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近年来,内乡县衙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和科学、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声名远播。因为它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1984年辟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被专家称之为“天下第一衙”,清史专家王道成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 的美誉、中国社科院林永匡教授有“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赞叹,是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县级政权是中华帝国权力金字塔的基石。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二千多年虽然历代行政机构的功能和称谓变化繁多,但“县”的功能和称谓却历经沧桑巍然屹立。基于“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的观念,县官都十分重视衙门的修建整饰,但一有动乱就先焚烧衙门,却是历代社会的共同特征。所以内乡县衙几经沧桑,能够奇迹般地得以完整保存,为我们研究古代政权建设和古典建筑的艺术风貌以及衙门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活标本”。
传统文化和官场文化的完美统一。首先,内乡县衙整体布局、规模、形制体现了明清地方衙署座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宅的传统礼制思想,是《明史》、《清会典》建筑规制的历史证据。其次,内乡县衙建筑布局遵循堪舆学说风水理论及官定建筑规制,设中轴线立大堂为穴,再围绕大堂严谨有序地展开,采取严格对称的四合院布置办法,按使用功能分区、依用途和重要程度区别等差,有节奏地安排建筑物的体量和空间形式。其大堂、二堂、三堂的建筑布局,分别比附故宫三大殿。变幻而不同雷同,一层层一院院,深邃而又森严,甚至每个建筑的局部细微之处,都蕴含着刻意和匠心,“有寓意藏焉”。
南北交融的建筑风格。内乡县衙在国内独树一帜,独特的建筑也是其优势之一。内乡县地处秦岭以南、长江以北的南北文化交融地带。其主持营建者章炳焘是浙江绍兴人,深受南方文化的熏陶,因此整个建筑融长江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四合院和南方风过脊的巧妙结合,也有北方单体建筑的“明三暗五”和南方建筑廊庑相接、回廊宽阔的科学运用,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价值。县衙就是封建时代县级版本的小故宫,栩栩如生的封建时代的衙门建筑形制使人不无大发感慨,故有“北京故宫、南县衙”之说。
研究明清县级衙门的实物例证。通过内乡县衙这个完整的历史标本,不仅可以研究古代县衙的职官设置、人员编制、机构职能,了解历史上司法审判、征赋课税、科举择仕、户口及治安管理的政权具体运作,乃至官箴戒约、官吏考核与奖惩以及相关的官制文化,其“以古鉴今”独特作用,不可替代。
内涵丰富的楹联文化。内乡县衙所有主要建筑物前都刻写有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而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匾额楹联,有概括治地地理位置、山川形胜的,有申明施政宗旨、实现自己抱负的,有以官箴戒约自勉、效法古人为官、省视自身功过的,还有自奉俭约减轻百姓负担的。例如县衙二堂是县官退堂小憩的地方,也兼有案件在预审后再到大堂公开审理的功能,对面屏门悬挂的“天理、国法、人情”匾额,是知县处理政务及审案的原则,提醒知县在处理重大事件时要遵循国家的法度和自然的规律,同时也应体察民情民俗。二堂抱柱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已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最为经典的当属曾受到江泽民、朱 基高度赞誉的三堂门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它极其精辟地阐明了官与民、荣与辱、地方官与一地治理的辩证关系,而受到了世人的普遍关注。以致于不少地方恢复或新建衙门时,纷纷将此联“搬”过去装潢门面。
极为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遗存。内乡县衙大量的文物遗存,例如明万历年间由知县易三才等职官所立的“三院禁约碑”,关于招待各级官员的伙食标准及乘马坐轿的规定,对于我们今天反腐倡廉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它如圣旨及原始案卷、笔录,乃至公平石斗、迎春池、跪石、匪类墩等,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证据。
近年来,内乡县衙在努力再现古代县官审理案件、办理公务以及和家眷生活起居等的真实场景的同时,在主体建筑配房和东西辅线,围绕县衙内容搞辅助陈列,介绍相关的官制、衙门文化知识。目前已有单体陈列展览44个、展厅面积达5400平方米。为丰富游览内容,县衙博物馆与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之称的戏曲活化石――内乡宛梆联合,依据清代戏剧模式,推出了系列化的戏曲小品、折子戏,新增了“县官断案”、“着清代服饰迎宾”等服务项目。使游客在游历“天下第一衙”时,品味“天下第一腔”,同时,该馆不断挖掘县衙文化内涵,结合游客心理,相继推出了民俗实物展、近代试卷课本展、帝王画像展览。譬如今年展出的清代八股文试卷、清代私塾用教科书等实物,使众多游客参观后发思古之幽情。
著名清史专家王道成说:“由于世事沧桑,只有内乡县衙硕果仅存,它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内乡县衙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既是对内乡县衙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内乡县衙这一人文旅游景观走向世界的由衷赞赏。眼下,连续两届的中国衙署文化研讨会相继在此召开,专家评价内乡县衙博物馆已成为中国衙署文化研究的重要研究基地,许多高等院校历史系选为学生及研究生的实习基地。在今年的河南省中招语文考试中,试卷中阅读题是用一篇全面介绍县衙的文章,让学生读后答题,占百分试卷的11分,这在河南省还是第一次,在全国也不多见。此举使超过100万名的中考生在心中打下“内乡县衙”的深深络印,此举也足以看出内乡县衙的魅力之所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内乡县衙作为历史侥幸遗留下来的标本,是博大精深的封建政治化石,它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这一个历史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不仅享誉中国,而且正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