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文化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内乡 > 菊文化
《送貊知县之内乡序》
添加日期:2012-11-08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笔者近日查阅明朝著名贤相、邓州人李贤所著的《穰东文集》时,发现其中有一篇题为《送貊知县之内乡序》的文章,该文是颍州太和县人、太学生提拔到内乡县任知县的貊安,临上任前向前辈、相爷、邻县的李贤求教时,李贤为他撰写的文章,很值得一读,特全文转发,同读者共享。序言全文:

    河南七郡而称易治者,南阳也。南阳十邑而称易治者,内乡也。盖内乡地连商於,沃野千里,土风物产加於众邑以言乎?士操存笃雅士易治也以言乎?民习尚淳朴民易治也以言乎?讼忿定气平曲直自分讼易治也以言乎?境就僻远要,迎送不烦,境易治也夫。以一邑之政而四者易治余,可知矣。

    然则易治若是,而令於此者,虽与卓鲁并驾可也。近观数令,类於伤锦而去,何欤?盖无卓鲁之心,故也。夫有卓鲁之心,虽无四者之易而易;无卓鲁之心,虽有四者之易而难尝见。今之令者,居则曰:“我所愿为卓鲁也。”夷考其行,百无一似焉,何也?盖非卓鲁之不可及也。顾其之无实心耳。

    传曰: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而况卓鲁乎?欲为卓鲁之道者,惟当求其心之同,不必泥其迹之似,心同矣迹虽殊,焉可也?夫视民如子,卓鲁之心也能存此心,举而措之,不难矣。於是布大信、推至诚,决壅滞、拨烦萦,四民之业惟敦,五土之利惟成。穷独以恤,奸盗不兴,抚字既勤,风化亦行。虽不求合於卓鲁之迹,吾恐卓鲁不能自异矣。及其去也,攀辕卧辙,画形配食,颂德立祠,纪惠刻石,皆余事耳。

    有貊君安者,颖之太和人,以太学生擢内乡令,谓内乡吾邓之属邑也,造予而问焉。予惟为人谋而不忠,不可也。乃以所见难易之说,古循吏之道告之。既而内乡宦游之士来乞序以赠,弗克更出新意也,文其语以贻之。

    全文有两个地方有必要注释说明一下:一是卓鲁(zhuó lǔ),汉朝时卓茂、鲁恭两人的并称。均以循吏见称,后因以指贤能的官吏。二是伤锦(shāng jǐn),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后因以“伤锦”谓不熟习政事而出任职官必将贻误公务。

    文章的大体意思是:河南省共有七个郡,但是称得上容易治理的,就数南阳了。南阳共有十个县,但是称得上容易治理的,就数内乡了。哪是因为内乡县地连商於,沃野千里,土风物产比其他县多才这样说的吗?是因为读书人的操守犹存、笃信风雅的人容易治理才这样说的吗?是因为民众习俗崇尚淳朴,而民众容易治理才这样说的吗?是因为诉讼纠纷一定是心气平和,而是非曲直自见分晓,诉讼纠纷容易治理才这样说的吗?是因为位置偏僻遥远,迎来送往的不多,县境容易治理才这样说的吗?以一个县的政治而使上述四个方面容易治理的原因,终于知道了。

    尽管就是这样容易治理,但是到这里作县令的,又有几个可以与汉朝的循吏卓茂、鲁恭并驾齐驱的。就看近期到任的几个县令,都是因为政事不熟、贻误公务才离去的,为什么?是因为他没有卓鲁那样的爱民之心,才导致的。如果有卓鲁那样的心,虽然没有前述四个方面的容易之处也能治理好;如果没有卓鲁那样的心,虽然有四个方面的容易之处也难以治理好。现在那些当县令的人,到处说:“我所愿以效法卓鲁啊。”但是考查他的政绩,没有一样相似的,这是为什么呢?不是说卓鲁的才能不可能达到,而是看他没有用实心呀!

    《左传》上说:孔子穿着尧那样的衣服,传诵尧的一言一行。尧的言行是尧一个人的,何况是卓鲁呢?想要成为卓鲁那样的人,只要追求心意相同,不必拘泥于行迹的相似,心如果一样但是行有所不同,有什么不可呢?只要视民如子,象卓鲁那样也能存此心,再采取各种举措,就不难了。就是就可以公布大信、推出至诚,疏通壅滞、拨除烦,四民兴业敦厚,五土兴利即成,穷困孤独的加以抚恤,作奸犯科的盗贼不敢兴风作浪,抚慰百姓要勤,风化就行。虽然不求和卓鲁的所作所为一样,但恐怕和卓鲁不能相区别吧。等到他离任的时候,老百姓攀辕卧辙,画他的形貌,配他的享食,称颂他的功德,建立他的祠堂,纪念他的恩惠,刻下来在石碑上,都是剩下来的事了。

    有一个叫貊安者,是州太和县人,以太学生的身份提拔为内乡县令。说内乡是我的家乡邓州的属地,就来造访我,向我问政。我这个人认为为人考虑事情而不忠诚,是不可以的。就把所见难易的学说,按照古代清官循吏的方法告诉他。以后到内乡做官的人如果再来向我要序言的话,我就把这段话赠给他,不会再出什么新意了。

    李贤的这篇《送貊知县之内乡序》,从治理一个县的难易程度说起,强调做官的主旨和方法,写得情真意切,言简意赅,寄托了前辈对后辈的殷殷重托,随后的历史事实也证明这篇序言对貊安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貊安随后在内乡任职期间爱黎民、行善政,被时人建祠纪念。据《内乡县志》载,“貊安正统间知内乡县。宅心耿介,莅政公勤,尚贤礼士,敦信恤民。景泰四年,将考满而卒,民多思之,祀名宦。”还评论说:“官以民为心,必能为民谋衣食,必能为民全性命,貊安殁而民思之,则其能以民为心可知矣!?”评论很到位,貊安确实按照李贤的期望做到了。

    这篇序言就是放在今天对于那些刚到地方任职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也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要想当一个好官,不但要有这个理想,还要有一个好的榜样和标杆,但是不是要求我们去死学他的言行事迹,而是要学习他的爱民之心和实干精神。

上一篇:商圣苑赋      |      下一篇:梨苑山庄民俗实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