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文化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内乡 > 菊文化
驿站的沿革与管理
添加日期:2012-12-17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驿站是国家出现以后,政府专门为传递公文和军情所设置的通信机构,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建设和营运费用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出。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
我国古代驿站各朝代虽形式有别,名称有异,但是组织严密,等级分明,手续完备是相近的。封建君主是依靠这些驿站维持着信息采集、指令发布与反馈,以达到封建统治控制目标的实现。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局限,其速度与数量与今无法相比,但就其组织的严密程度,运输信息系统的覆盖水平也不亚于现代通讯运输。

   驿站的沿革
    早期的公文和军情,主要依靠人力步递,故在春秋时期,人们把边境内外传递文书的机构叫做“邮”。邮距为25公里,是一个成年人当天能往返的距离。
    秦统一全国后所设置的“十里一亭”,是乡以下以维持治安为主体的行政架构,用于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和治安职能,而在交通干线上的“亭”又兼有公文通信功能,被时人称为“邮亭”。这种“邮亭”就是秦代以步行递送的通信机构。
    汉初改人力步行递送为骑马快递,并规定“三十里一驿”,传递距间由春秋时的25公里扩大为150公里。为了扩大功能,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汉代还逐步将单一传送公文军情的“驿”,改造成为兼有迎送过往官员和专使职能的机构。     唐代,国际交流频繁,各国使节和官员公差往来大为增加,朝廷干脆改驿为馆驿,以突出其迎来送往的“馆舍”功能。宋代人著的《五经总要》中曾提到过唐代的营州道上所设的驿站:“因受(今朝阳市)东百八十里,九递至燕郡城(今义县),自燕郡城东行,经汝罗守捉(今北镇),渡辽河十七驿至安东都护府(今辽阳市)约五百里”。这里所说的九递十七驿虽无具体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驿站的设置已经达到了辽东。到了辽代,中京大定府至东京辽阳府之间设置了驿站,有十四处驿馆。到金代时,则在上京会宁府至燕京之间,沿辽西傍海道设置了驿站。为了适应军事需要,加强通信联络,金效仿宋王朝在辽宁地区建有的递铺。递铺一般建在有驻军的主要交通线附近,好像一个方形的小堡,四角插着黑旗。铺与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严密,具有军事性质。这时的递铺和驿站归朝廷统属兵部领导。驿站按照朝廷所规定的标准供应给过往官员的食宿和车马。
    元代,由于疆域辽阔,发展交通,强化了驿站制度,这也成为它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这时驿站也叫“站赤”,实际“站赤”是蒙古语驿站的译音。
    明代除开通沈阳至旅顺的驿站外,在其它干线道路上均设置了驿站。这与元代只在两条大干线上设驿站是不同的。在明代还设立了递运所,这些独立与驿站,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预付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之物,由各地卫所管理。递运所开始设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它的设置,是明代运输的一大进步,使货物运输有了专门的组织。明代陆路运输,基本上是采取定点和接力的方法。因此,递运所除担负驻地指定运输路线的任务外,还要做好海、河运输的集散工作。明末崇祯帝曾在大臣建议下废除驿站,导致大量驿站工作人员失业,成为流民。
    清顺治帝入关后,建都于北京,称原来的都成盛京为留都,盛京在全国仍然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盛京驿站也与其他省不同,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站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盛京驿站基本上是沿袭明代驿站设置,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而是根据交通状况而定。铺递用以传递公文。凡州县往来公文,都由铺递传送。盛京的铺递遍布全区。  

    驿站的管理
    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驿站的接递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就要填写连排单。公文限“马上飞递”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紧急公文则标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样,按要求时限送到。但不得滥填这种字样。驿站管理至清代已臻于完善,并且管理极严,违反规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于有文报局的设立开始与驿站相辅而行,继而废除了驿站,同时有文报局专司其事,以后又设邮政,而文报局也逐渐废止。
    由于财政对馆驿支出安排费用有限,而实际耗费巨大,为保证正常运转,唐代前期一般由政府指定当地富户主持,并任命其为驿将或捉驿(“捉”即掌握、主持之意),负责对驿丁的管理、馆舍的修缮、接待和通信工作及其月报的报送,并出资弥补驿站的亏损。而有些头脑灵活的驿将则利用馆驿社会交往之便从事商业活动,不仅可达到“以商补亏”的目的,而且还有利可图。
    唐代诗人杜牧曾作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讽刺唐玄宗为了爱吃鲜荔枝的杨贵妃,动用国家驿站运输系统,不惜国家财力,从南方运送荔枝到长安。在盛唐时,全国有馆驿1639个,从事驿站工作的人员有2万多人,其中80%以上为被征召轮番服役的农民。
    据河南省《内乡县志记》载:内乡县明清时期驿站有县前铺、王村铺、石坡铺、灌涨铺、老牛铺、磨石岭铺、乍曲铺、七峪铺、西峡口铺、半川铺等十余处,现在以铺为名的还有老牛铺、灌涨铺。过去的驿站,往往遭受上级官员的前站差役敲诈勒索; 驿丞遭到鞭笞杖责,是个被人踩在脚下的受气官。所以清代规定不许满族人干驿丞一职。驿丞下有驿卒(或称驿皂、驿夫)、伙夫、马夫、铺兵等供驱使。内乡县之驿铺,屡遭上宪或冒充上差的敲诈勒索之苦,故而明代内乡知县易三才立有《三院禁约碑》一通;清代知县胡养素立有《恳恩怜恤碑》一通,这两通碑都是为驿站惨遭敲诈甚至破坏,加重百姓负担,知县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冒着丢官罢职的风险,为民请命,获准各级上宪,本奏朝廷,发下圣旨,严禁前站勒索,违旨按国法处置,并撰文刻石,立于县衙大堂前东僻各驿站前以儆效尤。其后,前站差役稍有敛迹。至今这两通碑仍立于河南省内乡县衙这个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县级衙门前。从明代这通碑上足以见证了旧对驿站管理的规范。规定如下:一禁止随便供应   中州的驿站,对过往官员的登记暂住,向来就很宽松,而近来,委派一些未入流的小官办理此事,那就更轻率了。不是以权势相威胁,便以财利来引诱。(驿官)往往曲从迎合,造成了任意供应泛滥,一天比一天严重。如近来,拿着牌票来(此处毁一字,“来”字系译注者添补)本道登记的人,除了火牌验对相符以外,又添了许多牌面,有专为圣上办事的官府之牌;有受王封有爵位的官员之牌;有钦天监之牌;有户、工部郎中衙署、分司之牌,纷至沓来。本道虽有所阻止,革除其弊端,而(此毁8个字,内容不详)矣。除了像过去一样,向有关官署发公文以示告戒外,以后过境官员入境一开始,如果有挂号登记的官员,仍然象以前那样泛滥,本道查出来,做官的当以失职论处,并呈报都察院究查惩处;经办人和夫役,如有坐地分赃者要究查治罪。这样做,供应就会少一些讹诈、假冒的弊端,而驿递才会稍有些复苏,敬请上级裁决。一禁止打前站的对驿站进行勒索  差使的车辆经过,必有打前站的,大都是为催备夫役、马匹而让他们打前站。啥办法呢?这些人狐假虎威,又像鹰鸱一样嚣张,来到驿站横加勒索。惜马的钱长鞍要三百,短鞍要二百文,怎么会有这样的成规呢!?(此处毁11字)索要厨役,不能满足,便摔碟子摔碗,而且径自强占供应官员的菜肴,造成客人到了不能马上备齐饭菜。驿馆的夫役厨师们,挨了不少冤打。驿递受到这些打前站的惨害太严重了。然而,这些人盗用主子的权威耍威风,主人岂有不痛恨他们的吗?但驿官(此处毁12个字,意思可能是把禁约刻榜张挂)在驿门的左边。大字写着,遵奉两院的明文规定,禁止打前站的向驿站勒索,如有违犯,允许该驿站直接禀报本县官究查治罪。只有这样,才能够伸张驿官敢于说话的风气。遭受前站勒索的老毛病自然就消除终止了。敬请上级裁决。一矿税差使的人,牌票之外横加勒索  矿监、税监差使的人当中,多是亡命之徒大奸大恶的人,一旦遇到差事,便视为牟利的渊薮。瞪破了眼睛,捋袖伸臂,诳骗要挟,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如近来,保安驿申诉说:“督造府的差人王承爵,牌上四(此处毁17字,意思是可能是牌外索要夫役、马匹或饭菜、银两)五钱。嗔怪保安驿站没有如数供应,毒打马夫后来救活了。他又用火炮打死前站的一匹马。”多么凶残可恶!除行文南阳府查办追究外,今后,凡是矿、税、督造等监领差使的头目,只许照牌票上的规定供应。如果有人恃强额外勒索者,该驿站飞报两院,究查治罪。敬请上级裁决。一饭菜、粮米供应,共同商议的规定  经过驿站一切往来的官员,伺候坐轿、吃饭,都有一定的规则。京堂、科道官轿一乘,饭菜银两二钱五分,六部所属的官员,官轿一乘,饭菜银两二钱。是本省两院,以及司、道、府厅,经过驿站住宿,所吃饭的费用,中等伙食的都由该驿站供应,并不登记上报,避免循环。官方付出粮来、饭菜,是本省直接的通用办法。然而,独有这个到底也不申报,动支(毁20字,意思可能是说,因为原来本省官员的供应,不登记上报,造成随意开支,今后应当)动用支出的要登记申报。本省两院出巡,上等饭菜一桌,定银三钱,司、道一桌定银二钱,府、厅一桌,定银一钱五分,跟随的官吏和办事人员,每一匹马定银二分,永远写在这儿为例。补充以前规定之不(毁一字,可能是“足”)足。


 

上一篇:内乡又见一块褒德匾:云路初登      |      下一篇:山曲二叉三叉古柏很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