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潭文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菊潭文学
追忆儿时的春节
添加日期:2019-02-25 08:58:54   来源:   作者:杜定栓   浏览量:

       二十四扫房子是我们这个地方的年俗,所谓的二十四也就是指腊月二十四,

       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今天就是腊月二十四,是扫房子的日子。吃过早饭,我就准备扫房子的用具。由于时间久没有彻底打扫卫生了,我一直从中午干到了下午,累得我腰酸腿疼的,总算有点看头了,一眼望去,倒是比平时干净整洁了许多。
这也许拉开了新年的帷幕,而今天街上赶集的人也多了起来,年味也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多少有点期待和惊喜。
       我坐在靠椅上,望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似乎又回到了我儿时的快乐时光之中……我出生在贫穷的小山村,那个时代我最期盼的就是过年,新年到,我们的“口福”也就到了:肉,糖,果子,甘蔗,和现在比来,虽不丰富,却是我们那时的美味佳肴。尽管现在我们吃过了很多,可回味起来,怎么都找不到儿时的那种香甜了!过了腊八就是年,于是在每年的腊八一过,我就屈指历数年的日子了,一天,二天日子在我们的期待中似乎走的格外的慢,新年在我们的期盼中似乎在考验着小孩的耐心。
       真正的年味就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这一天,家家户户是要祭灶台的。妈妈在这一天会烙上孩子们最爱吃的火烧馍,以备祭灶。以后一天就比一天快,小山村里的大人们都在为过年快活地忙碌着:扫房子、劈柴禾、做豆腐、杀肥猪、蒸馒头,炸油馍……他们不亦乐乎地忙着,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聚在一起,在小山村里奔跑着,看看热闹,做做游戏,数数天数盼过年!
       除夕之夜在孩子们盼星星,盼月亮的期待中终于来了!小山村顿时亮堂起来了,家家户户挂起红红的灯笼,点起红红的蜡烛,火池里生起了象征红红火火的大火准备熬年!每家每户都是通红一片,喜庆满屋。除夕的饺子刚一吃过,我们这些小孩便迫不及待地聚在一起,商量着晚上“拾鞭”的事(也就是捡拾没有放响的鞭),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乐此不疲地在小山村里穿行着,那场景就像是小游击队员在打游击战。若哪家鞭炮一响,我们十几个小孩便一哄而上,打着一个小灯笼,瞪大眼睛,在鞭炮屑里找寻,那认真劲儿,那细致劲儿,似乎在找寻什么重要的宝贝!有时能从这个村庄捡到别的村庄,村村都有和我们做着相同“事业”的小孩!
       有一年除夕之夜,我和外村的小男孩一起捡拾鞭炮,不知不觉中天已大亮,我们已走过了3个村庄,离我们那个村已有6里之遥了。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满满两口袋鞭炮回家时,内心的那种喜悦和骄傲真的是无法形容的,就像一位战胜的将军凯旋归来!在半路上,碰到了前来找寻我的父亲,当时父亲一脸的着急,额头上渗出着汗水,想必是跑了很多地方,再加上心急而父亲见到我并没有过多的责怪我,只是对我说:“你这个孩子,跑哪里野去了,害的全家人都在找你……”后来我暗自庆幸,如若不是大年初一,如若不是节日的喜庆气氛,我的那顿打和责骂是难以避免的!
       除夕也是辞旧迎新之夜,在这天夜晚,每家都要烧满满的一大锅热水,全家人都要在这个夜晚洗脚、洗头,使自己干干静净净迎接新年,这也应了辞旧迎新之意。一切洗漱完毕,接下来的就是庄重、严肃的敬神活动了,母亲把堂屋正中的大方桌擦了又擦,净得一尘不染,父亲便在方桌上依次摆上馒头,两碗插着筷子的卤肉,点上香,然后父母双双跪下,一边烧纸,一边还在低声念叨着什么。那虔诚的样子让我不敢造次。那时,父亲总要拉上我和他们一起敬,后来从母亲的嘴里知道,父亲是希望我长大成材,在神的面前反复叮嘱,以期我有一个好的前程!
       善良的父母就是以这种虔诚的态度完成了“敬神”活动。每年的除夕,父母都用这种原始的方式寄托自己最美好的心愿:他们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祈求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更祈求自己的儿女能出人头地!
       这一切完成之后,父亲算是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使命,再到处看看蜡烛的燃烧情况(在除夕之夜,蜡烛要点明一整夜的),在更换新的蜡烛后,便放心的去睡。而母亲还要找出我们的新衣服,看看有什么做的不到之处,及时弥补,以便保证初一早上让孩子们穿上崭新的衣服。那时,我们家境不好,姊妹又多,即便如此,每逢过年,父亲也要为我们姐弟都买一件新衣服。有一年我考试考得好,父亲高兴就多给我买了一条裤子,那一年,我可神气了,穿着一身新衣服在人们面前显摆。
       大年初一才是真正新年的开始,这一天,小山村里的人们早早的吃过饺子,不约而同的聚集在村里开阔的地方,互相问候,互说新年的祝福,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种愉悦、和谐的场景真是让人感动:村里的庄稼筋聚在一起交流经验,畅谈新年的愿景;年轻人在一幅羽毛球拍前一争高下,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而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小孩们呢,则在村里嬉戏,无论走到那一家都会遇到热情的伯伯、婶婶递过来的糖果。欢声笑语顿时弥漫着整个小山村。
       走亲戚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那时候,一个小竹篮,放上自家炸的和蒸的馍,最上面再放上一包白糖和一包果子,盖上一条毛巾,便是我们走亲戚的礼品了。礼轻人意重,在那个年代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小孩子们跟着大人,给亲戚拜个年,亲戚们伍角,壹元的压岁钱也会让孩提的我们乐上半天!
       孩提的年味似乎还在昨天,可转眼我已人到中年
       那是一个多么让人难忘的年代,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的记忆!然而现在的我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年龄、世俗的俱增,儿时的那种年味在无形中离我们远去:是物质迷离了我们的亲情,还是岁月冲淡了对春节的记忆?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
 
上一篇:王书成:追忆内乡师范学校      |      下一篇:梨园彩灯耀菊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