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儿时的记忆里对芥菜有着独特的感情,而今仍对芥菜情有独钟,每每吃到芥菜,发自内心的几分亲切、几分温润、几分酸楚、几分感念,总会油然而生。
时如流水,一晃进城20多年了,从山村到城市,从一个农民的女儿到人民教师,生活美满幸福。虽说不是天天都吃山珍海味,但也几乎每天都跟过年一样,少不了鱼肉飘香。尽管这样,可我还是忘不了儿时家乡救命的芥菜。
芥菜是一种很常见的野生植物,长相质朴,适应性强。芥菜羽状分布的叶片成锯齿形,叶色嫩绿,叶面平滑或皱缩,叶缘锯齿或波状,全缘或深浅不同、大小不等的裂片,长出的花像白色的点子。
一场春雨润过,几阵春风飘过,荠菜可称初春第一鲜,总是率先报春。芥菜的生命力很强,只要泥土里留下一点根,很快又长成鲜菜一株,星星点点的芥菜将稚嫩的身姿摇曳在春光里,一棵荠菜一份惊喜,一棵芥菜一份惊叹,一棵芥菜一份希望!那滋味绵悠的芥菜,春节一过,家乡的麦地里、沟堰旁、路边上、田埂上、荒地里就长出了荠菜。光看它的外观,你很容易把它同野草混淆,因为它灰不溜秋的很不起眼,但别看它貌不惊人,却绝对是一种难得的餐桌美味。 它们既不争奇斗艳,也不垂叶自怜;既无人浇水也无人施肥,但它们却有着广阔的生长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往往是这会儿挖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又会长出好多。
春节好过,春荒难熬。儿时的春天,虽然同样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对贫寒的农家人来说,却是青黄不接断炊的日子,是饥饿的开始。那时,我们吃的口粮,全是靠生产队按照每个家庭劳力所得的工分和人口的多少而分得的,粮食少得可怜,春天几乎家家都闹粮荒,这时芥菜便成了乡邻们的救命口粮,它养活了无数饥肠辘辘的穷苦乡亲。每到春天,芥菜开始冒头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大娘、大婶们就会带着孩子, 着篮子,拿着铲子满山遍野挖芥菜。芥菜一撮撮,一片片,在艳阳下微笑,在微风中点头,好像在迎接乡亲们的到来。可以说,那时几乎每家的饭桌上都少不了芥菜的身影,或蘸酱佐饭,或剁碎了加点玉米糊糊做成饭团子,不管怎样制作,人们都吃得津津有味,唇齿生香。
那时一到放学或星期天里,我们姐妹几个便会跟着母亲去挖芥菜。和煦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吹拂,像薄薄的纱,如柔软的丝。我们沐浴着春光,漫步在田间、山坡,沟沟洼洼。所到之处,只见点点绿色,芥菜一棵棵,一片片,那样翠绿,那样充满生机。乡邻们用铲子铲,用小锄刨,用手拽,或蹲或低头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