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菊潭文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菊潭文学
再进吴垭
添加日期:2011-11-17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位于乍曲乡的吴垭村距内乡清代县衙只有6公里,吴垭村的村民传说是乾隆年间逃难至此,在深山中世代繁衍生息。吴垭村民风淳朴,民居古老,以她特有的风情吸引着中外友人的观光游览。
      也许是为了印证前世的一个久远而神秘的梦境,也许是历经风雨沧桑的吴垭系着人们对远古的回忆,两年前当第一次走进吴垭村时,深深被震撼了,回来写了一篇《我爱你,美丽而古老的吴垭村》。当文章见报时,竟受到了几个朋友的“责批”。
     “吴垭村真美吗?”
     “吴垭村民的日子是人们真正向往的吗?”……
      带着一连串的责问,在前不久一个秋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几位朋友又一次走进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这个古朴独特的“石头村”。
      当再次置身于吴垭怀抱之时,我更加用心地触摸、揣摩、品味、体会,一种异样的感受油然而生:这个中原极其罕见的传统古老的民居建筑群,她承载着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渗透着古老气息的原始美,呈现着纯真的自然美,映射着恬静的古朴美!
     走近村口,首先扑入眼帘的是那并肩生长着的两株大树,它们苍劲古老,虬枝奇崛,根如盘龙,皮似鳞甲,树根紧紧抓着岩石,枝干盘旋,像一对老哥俩儿,又像一对老夫妻,长年累月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活在风日里,倾诉衷肠,那满山红叶写满了他们的殷殷相思,卿卿蜜语。它们到底有多大岁数,村里的人谁也说不准。两株大树旁边那一座古老的送子观音庙,更增添了一份诡秘神奇的色彩。
      在村子西面的菜地里,我们见到了一位正在拔萝卜的老农。满脸黝黑、清瘦矍铄的他便和我们攀谈起来。他说吴垭石头村始建于1743年(即清代乾隆八年),距今已有260余年历史。全村现有50多户,现存石头房200余间。
      走进村子转悠,家家户户的住房简陋低矮,全是依地势而建,错落有致。从地基到屋顶,不用一块砖,不用一块土坯,全由青石和泥巴垒砌而成!这里的屋宇、院落、门楼、牛栏、羊舍、猪圈、鸡埘,全以石头砌墙;自制的石盆、石缸、石桌、石凳在院子里静放着;石板路、石板桥、石台阶、石楼门、石院墙、石厕所、石窑、石井、石盆、石槽、石凳随处可见;空地上,石碾、石磨、石碓、石磙、石窖、石桌、石的井栏、石的拴牛桩、石的储水池、饲鸡饲鸭的石钵,捣蒜的石臼……随处便有,简直走进了一座古老的石头城,仿佛回到了远古的石器时代!目之所及,风雨积淀,尘土敷面,写满岁月的苍凉与沧桑!这座古老的石头城是体现吴垭人的聪明,还是诉说他们的贫穷落后,一种疑惑、一种酸楚、一种惶然在心中萌动!
      通向一座座农家小院的小路,都是用黄泥和石板铺成,歪歪斜斜地把山里五十多户人家连在一起。路中岩石片片,石上绿苔斑斑,路旁小草青青。踏在铺着大小不匀的石板路、石阶路上,再次巡视着户户人家用石头砌成的石房,片石粗粝、质朴、或厚或薄,宽窄不一,长短各异,砌成的石墙坚固且蕴藉着艺术灵性。石头房灵活布局,鳞次栉比;石头房古朴美观,冬暖夏凉; 石头房石墙青瓦、造价低廉,经风耐雨,保存完整,古貌遗风,独特无比。有的视山坡的陡缓分层筑台,在台地上建房;有的在地面不等高的空间,采取屋顶等高地面不等高的办法建房;有的干脆后墙靠着陡峭的崖壁,三边以石头砌墙建房。一户一户,一层一层,错落有致,极具神韵。一座座石头房,或三进院或两进院。有几户农舍房顶破落,门窗朽败。还有几家农户大门上着锁,锁上铁锈斑斑,看来房在而主人已迁居。
      房前屋后,桂花树、枣树、皂荚树、木瓜树、桃树、梨树,处处可见;村落院里,野梨树、柿子树、杏子树、歪脖枣树,茂密的翠竹林竞是扎根岩石,依靠石缝中的薄稀的土壤生存。树树代表着吴垭人美好的愿望,树树讲述着吴垭人对生活的热爱。风雨剥蚀百春秋,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我不禁啧啧惊叹!这弥漫着古老风情、散发着原始气息的石头小村,专家学者誉她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风保留地”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们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那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站在村中央,仰望白云蓝天,俯瞰绿树青山,层层梯田,细听沟坎里流淌的小溪哗哗,牛羊欢叫……于是,一幅自然和谐超然于物外的美,一幅人与自然幽静和谐的风景画在眼前萦绕,久久挥之不去。
      我们信步又走近一户农家,热情、好客的主人招呼我们进屋,给我们端出红得透亮的柿子,请我们品尝。吃着那甜如蜜的柿子,端详着屋里特有的摆设:堂屋正中有一张四方桌,桌上摆的是香火,设有 “天地君亲师”位,左右两旁的木椅也是自己做的。那古老的摆设、石房,那简朴的家什不正像村民们宽厚、仁慈、淳朴、勤劳的品质吗?置身低矮的石屋,我们仿佛看到这里的家家户户,辛勤劳作,自足自给、妻儿绕堂,欢声笑语,怡然自乐,其乐融融的样子!
      这家72岁的老人兴奋地告诉我们:“你们踏进吴垭都是我们的客人,走进哪家家家都会热情招待,菜是自种的,全是新鲜的。”银发染鬓喜相迎;一家来客,全村招待。他还说,平日里,家家户户从不上锁,推门入户,讨一碗茶喝,无须给主人打招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毫无夸张。多多么淳朴的民风啊!步入吴垭,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招呼,一碗碗热茶,让游人真切地体会到宾至如归之感。
      走在村中,恍如隔世,犹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里没有耸立的高楼、没有卫星天线、没有超市商店、没有名牌家电,没有景区的造作设施,现代化的气息在此无迹无痕,只有远古留下的石头房、石器和天然生长的植物,只有淳朴自然的民风,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村民。此时此刻,我真正感悟到吴垭的美是没有现代神韵的古朴美啊!
      走访中,村民们说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把这里建设为原始民俗风景区,帮助他们发展果园,逐步形成了果园风景区。任八方游人在这果园风景区里自采、自品、自赏、自悟、自乐,体验古老与现代共为一体的民俗风情。
      吴垭村,这个中国传统居民群落,不愧为全省历史文化名村。她体现着宛西地区传统村落和居民的典型特征,映现着三百年来南阳盆地宛西风情,具有重要的建筑文化、农耕文明和历史价值。
      秋风中,我们饮尽那份落寞与沧桑,与吴垭轻轻招手作别。吴垭,让我们恍然回到了洪荒的原始,看到了匠心独运的民居结构和气息芬芳的民俗风情,看到了那种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模式,感受到了用石头书写的沧桑岁月!
      村风淳朴,村民勤劳,村貌原始,这便是我心中的吴垭!
      荒寂、廖寞、恬静、贫楚、沧桑、古朴,这便是我对吴垭的深刻感悟!
上一篇:“阿姨妈妈”      |      下一篇:常留人间作史鉴――内乡县衙晋升“国保”十五周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