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天有病。已是仲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忽而一天20多度,忽而降至10多度,甚至降至几度,加之久旱无雨,雾霾肆虐,老天爷经常板着冷面孔,不给人好脸。桃花节已到,该是桃花盛开的时令了,可桃花像待嫁闺中不愿出嫁的姑娘,迟迟不肯露出笑脸。那些喜山乐水的朋友们,尤其是一些影友,像年年有约的情人,似乎等不及了,一个个电话在催问“桃花开否”?“桃花红没?”。桃花也许是不好意思了,朝阳坡上的,率先绽放,接着山沟里的也相继盛开,山坡上、道路边、河道旁,桃花、梨花、李花、油菜花争芳斗妍,山镇赤眉成了花的海洋。
寂寞了很久的桃花沟,热闹起来了。有自驾游,有组团游,也有附近的一些人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来游玩的,油桃沟里游人如织。看景拍照,休闲娱乐,对于久居大城市的人来说,走进桃花沟,如同走进了花海,那种水泥丛林给人的压抑感,会顷刻烟消云散,像花一样的轻松油然而生。路边或坡上的山野菜、黄黄苗、茵陈之类的野味,特别的诱人,让这些长期生活在混凝土建筑里的人们眼界大开,眼花缭乱,纷纷下车采集,有人自带工具,没带工具的干脆用手拽或木棍子挖,我真惊叹这些野生植物的繁殖能力,年年如此,竟没有绝种。山乡人也有了赚钱意识,提前挖来山货野味,比如山芹菜、黄黄苗、茵陈,还有山上的奇石、奇花异草等,摆在路边招卖。这些山货啊,如同山沟里的空气,远离城市污染,地道的纯绿色,备受城里人的青睐。城里人呢,也特别豪爽,看准的就是绿色食品,看准的就是原生态,一块奇石千儿八百,一篮子山野菜也舍得花百十元呢,买的就是一份心情。
遗憾的是,天不给力,盛花时节,缺雨水滋润,花稀又瘦小;天气一直雾蒙蒙的,不见晴日,好不容易下一场春雨,雨后初晴,我和几个影友起了个大早,赶往油桃沟,早早架起相机,期望能捕捉到桃花的美景。不料从拂晓等到上午9点多,雾霾笼罩四野,太阳用尽了力气也赶不走“雾魔”,远山和近处的桃花都淹没在薄雾冥冥中,我们只有收起“武器”,悻悻而归,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想起几年前,一位影友来油桃沟采风,被这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山花烂漫所吸引,羡慕惊叹之余,小声问我,可否在这里为他买一块地皮,盖两间小房,平日来度假,老年来这里养老,我欣然应允。可人类利欲熏心,在金钱的驱使下,滥砍滥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哪里还能保留一块没被污染的净土呢!
打开记忆的闸门,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诗句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样的江河岳脉,今安在?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月寂静,又在哪儿呢?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的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活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中被硬硬的撕掉?多少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为遥远的绝响?!阅读竟成了告别,竟成了永诀和追悼!难道人类不应该为此哭泣吗?!
我在担忧,再过多少年,人类会不会也像恐龙一样,成为未来地球主宰的标本?但愿这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