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国家安全教育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内乡 > 国家安全教育
杨永平:看守所门前的“石狮子”
添加日期:2014-09-18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屈指算来,今年54岁的杨永平已在监所的岗位上工作了32个年头。他是河南省内乡县看守所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民警,至今任副所长已长达15年,按资历,论年龄可称得上是所里的“元老”了。
      1982年,22岁的杨永平从部队退役后入警就到看守所当上了一名看守民警,谁也没想到他这一干就是32年,从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到如今头发花白的中年人。32年来,尽管所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民警们走了一批又一批,可杨永平依然就像看守所门口摆放的两头石狮子一样,巍然不动地镇守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以其执着的精神在高墙、电网内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他用一生的青春和汗水忠实履行着一名老党员对党的教育、挽救、改造方针和监管事业的满腔赤诚与热爱。



      真情感化唤回生命尊严
      看守所是一个特殊的场所,这里虽没有血与火的洗礼,却有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机敏与睿智,从犯罪嫌疑人被收进来开始,杨永平就充当起“老师、医生和家长”的角色,负责对一批批桀骜不驯的“顽徒”进行调教、监护。对刚入狱的在押人员他逐个谈话、做记录、了解案情,实行24小时跟踪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此外,还时时管着他们的吃喝拉撒、冷热病痛,以他32年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一点一滴去教育感化他们,唤回了很多极端、顽固的心灵回到正常人生的轨道上。
      2013年4月,因涉嫌盗窃被刑事拘留的19岁在押人员张某,入狱后半月每天只吃一袋方便面,其他什么都不吃,直到面黄肌瘦,无力病倒,狱医只能给他强制插胃管进食,可他却咬断进食管绝食。这时,张某的体质已经非常虚弱,如果不从根本上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导致严重后果。为此,杨永平不但在生活上给予他特殊照顾,还想方设法,追根求源,从思想上解除他的疙瘩。杨永平通过多方打听,终于和在广东打工的张某的父亲联系上。据其父亲介绍,张某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里,自小就没有母亲,缺少亲情,性格孤僻。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张某就一个人在家无人管教,饿了就啃包方便面,对生活悲观失望。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杨永平就亲自陪他理发、洗澡、输液治疗,增加亲情。5月11日,当杨永平得知是张某的生日时,杨永平就买来了蛋糕、水果、美食和其他民警一起在医院的病床上为张某祝贺生日。张某泪流满面地说:“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对我这样好过,杨伯伯,今后我一定听你的话,做个好人!”
      2012年5月,因涉嫌拐卖妇女罪,54岁的女犯罪嫌疑人常某被逮捕,入狱后一直哭泣,连续4天滴食不进。杨永平就搬个凳子坐到女号门口整整一天,对其做了长达7个小时的思想沟通,最终了解到:原来常某儿子早已离婚,6岁的小孙子一直由她照顾带大,感情深厚,而自己现在入狱判刑,孙子无人照顾,一时心中悔恨交夹,想一死了之。了解情况后,杨永平通过多方努力,将常某孙子托付给常某亲戚照顾,又为孩子买来了学习用品,还联系上了一家幼儿园,每周都接他来探视奶奶。当了解到常某身体不好,爱吃炒面时,杨永平就隔三差五让妻子给常某做顿炒面,并亲自送给常某吃。
      杨永平的教育和关心,就像甘甜的雨露滋润了常某干涸的心灵。在常某被判刑送往外地服刑时,她紧紧握住杨永平的手,泣不成声,哽咽着说:“大兄弟,你比我的亲人还亲,我一生都不会忘记,一定认真改造,出来了再来感谢你!”
      心细如发铸就狱内侦查
      杨永平不仅把看守工作当作一个职业,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用他的话说:监所工作事无巨细,安全第一放首位。因此,他的大脑每时每刻都会紧绷这根弦,生怕在哪个环节上出现一丝疵漏。他常说:只有心细如发,才能明查秋毫,任何一个疏忽,都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2013年9月一天晚上,杨永平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一个监号里少了一把牙刷,他立即对该号在押人员逐人询问和彻底检查。经过追查,证实少掉的这把牙刷是宋某所使用,但他坚称已上交。杨永平并不相信,而是认真、仔细,一追到底,最终这把牙刷在监室窗外找到了。经一个多小时进一步追查,宋某只得承认这根竹签是他藏的准备夜里扎死和他有意见的同号卢某,因杨永平查的太紧,他只得丢弃……
      杨永平说:“狱内侦查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与在押人员交流同样需要心细如发,因人施策,只有减少他们对民警的抵触对立情绪,才能做好工作。”杨永平经常通过集中教育,个别谈心的方式,积极引导、敦促在押人员主动交待犯罪事实,大胆检举他人,争取主动赎罪、获宽大处理。
      2013年7月,因涉嫌盗窃入所的梁某已是“二进宫”。刚入所梁某就表现得格外“调皮”:想多吃,不想干活,想偷懒,不服从管理,对管教民警消极抵触。
      一根烟、一杯水、一句温情的话语。第一次谈话,原来以为会遭到管教民警惩罚、训斥的梁某一见到杨永平感到十分意外:这杨所长一点都不凶,不但没有训斥他,反而给他递烟倒茶、拉家常。接下来的一周,杨永平每天都根跟他“唠嗑”一个小时的谈话,一周下来,梁某心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一周后,梁某主动要求见杨永平,一口气把压在心里的秘密全盘说出,检举揭发了多个抢劫案件现场。杨永平迅速把这一线索传递给办案机关,办案部门得到这一线索后很快侦破并打掉了一个流窜持刀抢劫团伙。
      事后,梁某说:“我佩服杨所,说句实话,我是惯犯,在家连父母都瞧不起我,亲朋好友都鄙视我,没想到杨所长却尊重我,真心和我交朋友,我再跟他他做对,真就对不住了!”
      杨永平经常和在押人员长谈一两个小时是常事,而一些深挖的犯罪线索往往就是“谈”出来的,这里是深挖犯罪的第二战场。32年来,杨永平先后深挖各类犯罪线索600多条。一本本厚厚的谈话记录,见证了他32年来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所完成的一次又一次漂亮的攻心战。
      真诚坦言抒写无悔人生
      杨永平把看守所这个极平凡的岗位,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尽职尽责,工作起来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当初杨永平被分配到了内乡县看守所工作时,心里特别矛盾,因为经常听老民警说,看守所管教不是个好差事:枯燥、乏味、单一;责任大、风险高、不易出成绩。报到第一天,当他看到原内乡县看守所冷冰冰的高墙铁门及萧条的办公环境时,心里真是凉到了极点。
既来之,则安之。倔强的杨永平心一狠:“哪个岗位也都能干出个名堂来。”不喧哗,自有声;细润物,默无声,这一干,就是整整32年!
      “监管工作,危险就在身边,出事就在瞬间,马虎不得,偷懒不得。”正是由于他这种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32年,杨永平负责的监舍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2014年2月的一天深夜12点,外面大雪纷飞,休班的杨永平正进入梦乡,突然手机响了:在押人员张某出现紧急情况,腹痛不止,所长不在家,需要他马上赶去单位处理。“多穿点衣服,外面冷……”妻子话还没落,杨永平早已经穿上大衣消失在风雪中。次日凌晨5点,等处理完张某病情,杨永平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看到丈夫像个雪人一样回来,一夜也未合眼的妻子赶忙给他倒热水……
      付出总有回报。杨永平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连续两次被省公安厅授予“优秀监管干部”荣誉称号。
      “在哪儿种下一棵树,就要在哪儿扎根!”这就是杨永平的信条。32年的从警生涯,历练着这位监管民警的坚强与执着。没有丰功伟绩,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苟求与索取。高墙内,日复一日,杨永平用爱心感召,用真情润物,唤醒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扭曲的灵魂;铁门内,年复一年,杨永平用真情帮教,开启了一扇扇走向新生的大门。在看守所这个平凡而特殊的岗位上,杨永平为无数迷茫者点亮了一盏盏璀璨的灯塔,抒写着一名普通警察无怨无悔的青春人生。

上一篇:我县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法庭成立      |      下一篇:我县召开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