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乡镇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力内乡 > 综合新闻 > 乡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添加日期:2019-04-24 15:08:44   来源:   作者:袁小平   浏览量:

    春和景明,万紫千红。日前,我随内乡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组织的“脱贫攻坚在行动”新闻采风团,走进充满生机的乍曲镇,所到之处使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我们来到九峰山“郦邑贡菊”茶产业基地。一下车就被青山环绕所吸引,极目远眺满眼嫩绿,就连那石头缝也峥嵘出绿色来,站在这里让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我能想象出金秋时节满山尽是“黄金甲”的靓丽景色。
    室内清香四溢,茶几上摆放的玻璃杯中已倒上了“郦邑贡菊”茶,那吸足了水分的菊花变得雍容华贵,如端庄秀美的黄衣闺秀大方地与我们神交,大家都不忍去品饮,只作为赏品来拍照,真美!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郦邑贡菊”是乍曲镇重点扶持的生态农业项目,与北京农科院合作,利用当地野生小黄菊为母本和明皇菊进行培育的独有茶菊品种,产品供不应求,并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该基地能解决800余个劳动力,平均每人每年能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12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在永青山生态茶产业基地,我第一次现场观看了制茶的流程,平时不经意的杯中之物在这里经历着生命的一次次历练,从青春绽放的绿叶到浓缩成一点点的成品茶叶,此时我感受到茶的珍贵。经介绍得知永青山生态茶产业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厂建设模式,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品牌化发展为目标,在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的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辐射下,使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壮大。公司有正式员工80余人,季节性用工每天可达到600-800余人,仅贫困户劳动力就占三分之一,从而带动了周边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走出车间,大家都争相来到茶田,亲身体验采茶带来的乐趣,看着梯田上美女们欢快的表情,听着采风团成员开心的逗笑,这种田园风光真让人陶醉!
    我们穿行在绿色相拥的水泥山路中,满眼绿色错落有致,清新、养眼、舒适、怡心,沐浴着从车窗飘进的春风,享受着大自然的恩馈……
    突然,车停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幅牌子,我们到了葫芦山生态茶产业基地,这个基地是以茶叶、核桃种植为主,花卉、苗木种植为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环顾四周满眼郁郁葱葱,吸引人眼球的是茶田里点缀着一簇簇盛开的月季花,和高擎如伞的五角枫,经询问得知,这里采用的是立体种植,用五角枫的树冠遮阴,用月季花的花香浸润茶树,使茶叶生长中吸纳花香而产出独特的品质,并采用以水养茶、以茶护水的方法保护生态,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利用其农业新型主体优势,助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一路走来满眼皆绿,似乎都是原生态处女地,没有一点开凿痕迹,没有一方污染出现,没有一丝噪音入耳。经介绍才知,乍曲镇位于南水北调供水涵养地,为保护生态,保证水源质量,镇政府下大决心封闭了所有矿石开采,带领群众走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子,既让群众致富,又让乍曲到处穿上了绿色新装,如今已经变成了我们看到的花红柳绿、山青水秀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乍曲镇用这个理念把家乡建设得富饶美丽,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由此我也想到了文化扶贫,通过积极努力,全县所有行政村都配齐了文化器材,标准化建起了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为群众心中植入了绿色,让百姓生活洒满了阳光,这不也是一种绿水青山吗?
 
 
上一篇:王店镇“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锈病 受群众欢迎      |      下一篇:郦邑贡菊为菊乡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