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社会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力内乡 > 综合新闻 > 社会
小葡萄亦可作大文章
添加日期:2016-08-31 11:31:33   来源:   作者:樊迪   浏览量:

福瑞兹葡萄采摘园_副本.jpg

 

   “快尝尝,这可是自然成熟的葡萄!”8月31日,记者走进灌涨镇郭营村郭国义的葡萄园,正在地头采摘葡萄的郭国义热情地招呼游客品尝。
   “嗯,这葡萄可真甜!”来自南阳的游客品尝后,纷纷加入到采摘队伍中。
    近年来,随着我县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水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明显,全县葡萄栽植面积有近万亩,年产量近万吨,葡萄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葡萄收获1_副本.jpg


    内乡位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是多种果树的适生区,葡萄种植历史悠久。
   “内乡已形成了鲜食葡萄外销基地、近郊休闲采摘观光产业带。”农业局副局长樊永波介绍,在发展葡萄鲜食的同时,对葡萄进行深加工,拉长了产业链条。
    位于灌涨镇的福瑞兹葡萄采摘园,2013年开始建设,今年首次开园。负责人马总告诉记者,园区的葡萄“住”在避雨设施大棚里,既阻挡了病菌又能阻挡雨水,提高葡萄抗灾能力,使葡萄果实酸度降低、糖量提高、果粒增大,同时还可以调节果实生育期,拉长果实上市供应期。尽管采摘价格一斤达30元,但还是一“葡”难求。
   “该园是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眼下,内乡的葡萄正迈向生态、优质、高产、高效。”县经作站站长赵世祥说,之前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灌涨镇,如今已向赤眉、赵店等区域发展,葡萄产业规模越发壮大,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葡萄收获2_副本.jpg

     
   “从‘横七竖八’到‘横平竖直’,这是我县葡萄园近年来最直观的变化。”赵世祥向记者介绍,此前葡萄发展多为一家一户形式,如今基本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大户承包”的发展模式,采用标准化种植等方式,提升栽植及管理技术,提高果品质量。
    “从葡萄上市前到销售期这两月内的果检,中心进行全程监控,已经有20余次。”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符明娟告诉记者,这既是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也是及时掌握和了解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县葡萄套袋率达到100%,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规模化生产。

硕果累累_副本.jpg

 

    品种避免同质化。眼下,内乡葡萄种植集中在灌涨,种植面积达千余亩,品种多为巨宝,成熟早、高产是其特点。因此专家建议品种多样化,通过标准化技术、管理手段,提高鲜果的品质。
    错时安排价格高。合理安排熟期的好处,首先是延长了销售期,避免了因品种单一集中成熟、集中上市,一时卖不掉而滥市的问题;同时,缓解了劳动力紧张、人手不够的矛盾,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有利于平衡不同熟期品种间的盈亏互补,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实现了赢利。
    特色休闲是方向。在如今乡村旅游遍地开花,旅游项目同质化的背景下,如何突出重围是亟需破解的难题。一要避免项目单一。如一些葡萄采摘游项目,葡萄成熟时游人如织,其他时间则无人问津。因此,应综合利用乡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唱好“四季歌”,让淡季不淡,让旺季更旺。例如,采摘园中的果树品种,可以搭配种植不同季节的不同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延长适游期,实现更多经济效益。

 

葡萄收获_副本.jpg

 

上一篇:这个夏季,内乡因文化而生动      |      下一篇:内乡实验学校组织学生举行军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