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3月6日,我县召开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县领导全新明、李长江、柳明伟、薛建国、曹春晓、赵超、李显庆、邓俊峰、张亚明、王东、孙庆元、樊牛出席会议。县委书记全新明、县长李长江分别发表重要讲话,县委副书记柳明伟主持大会。
县长李长江首先传达了2月16日至19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南阳调研过程中的指示精神,随后安排部署了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李长江指出,按照省市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以规划为先导,盘活用好农村建设用地资源,整合强农惠农项目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增强集聚功能、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和带动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目标是:按照“两年求突破、三年出经验、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覆盖”,坚持政府引导、节约集约土地、促进产业发展、农民主体自愿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2035年至少建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十二五期间,全县要建成21个新型农村社区。
李长江强调,一要充分认识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发展所需、是大势所趋;二要积极推进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狠抓规划、进度、奖惩、推动、破题,切实解决钱从哪里来,用地怎么挤,人口怎么聚的问题。三要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推进长效机制。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强化督查,兑现奖励。
县委书记全新明发表重要讲话,着重阐明了两个主题,一是把卢展工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理解好,二是共同努力帮助咱们老百姓把房子盖好。
就如何理解和把握卢展工书记在南阳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新明指出,卢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一种形象,一个战略,一个路径,一个关键。第一个“一”:一种形象。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务实发展树立起务实河南的形象。卢书记这次调研走下来,把南阳市所有县市区全部调研了一遍,在每一个县调研基本上都不低于半天时间,很深入,很细致。边走边听汇报,一路走,一路问,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指示。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节奏很快,作风非常务实。如果我们内乡的干部能把卢书记的精神学到一半,把务实河南这种精神学到一半,内乡的发展速度就会提速百分之五十。这就是我理解的“一种精神”,或者叫“一种形象”。第二个“一”:一个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的重大战略,说是第一战略也不过分。省九次党代会最核心的问题是勾画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一个战略,有什么重大意义?起码有两条:第一,现在是建国以来河南全省上下思想认识最统一的一个阶段,大家看到了河南的希望;第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国家各部委都会出台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具体政策,会有更多的项目、资金对河南倾斜和支持。它的意义还有很多,起码有以上这两条。第三个“一”:一个路径。简单概括就是“两不牺牲”、“三新三化”的协调发展之路。 “两不牺牲”,第一个不牺牲就是不牺牲农业和粮食,这是河南人的政治责任。从内涵上理解,主要是三句话:一句话是吨粮田,努力提升粮食产量;第二句话是万元园,像油桃园、花卉园,一亩地一年基本上就要达到一万块钱的收入;第三句话是亿元厂,就是要建设一批服务农业和农民、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抓住了这三句话,建好吨粮田、万元园、亿元厂,就落实了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要求。从今年开始起,市里每年推进一百万亩的永久性粮食高产示范方建设。我们要积极争取,选好位置,最佳位置是湍河中游一河两岸,最佳切入点就是截潜流、旱改水。赵店搞的截潜流,老百姓是非常欢迎的。整个湍河中上游搞十来个截潜流坝,是完全行得通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农业基础条件脆弱、粮食产量不稳定的问题。第二个不牺牲就是不牺牲生态和环境。通俗一点儿讲,就是能让我们大家看到蓝天白云,树越来越多,坡上绿起来,水清起来,污染越来越少。“三新三化”协调发展,主要靠县乡两级党政干部去理解、去落实。第四个“一”:一个关键。就是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个关键抓住、抓好、抓出成效。作为乡镇和村组,新型农村社区建好了,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就有实际行动了,就有支撑了。在今后一个阶段内,乡村两级不认真地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就像写作文写跑题一样,等于工作不得要领,等于思路不清。想办法帮助老百姓把自己的房子建好,指的就是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好。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新明从两个方面做了阐述。第一个方面,新型农村社区与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异同?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二者有四个方面的共同点。第一,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根本点。第二,二者的基本标准是相通的。基本标准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它有一个基本标准和最高标准的问题,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第三,二者建设的主体是一致的。农民群众是建设的主体,必须依靠群众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第四,投资的渠道是一样的,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机制。这是四个共同点,假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新型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高形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创新、拓展和拔高。
二者有十个不同点。第一,内涵不同。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就是前面讲过的五句话,新社区在那五句话的基础上要再加上集约、节约,就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再加上城市化、均等化。城市化,就是新社区的农民不仅是农民身份,也不能说是市民身份,而是具有农民和市民的双重身份;均等化,就是新社区要配套学校、医院、托儿所等公共设施,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第二,规模不同。新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小到一两百人,大不过三两千人,但新社区的起点就是两三千人,中等规模可以做到一万、两万,二者的规模是明显不同的。第三,区划不同。新农村不打破原有的行政体制和自然村的框架,是一个就地的原则。新社区可以打破行政界限,既可以跨自然村也可以跨行政村,还可以跨乡镇甚至可以跨县。第四,标签标识上的不同。新农村是较好的农村单元,仍然是农村。新社区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是城镇化的又一个重要路径或实现形式。新社区具有跨界的特殊属性,是农村中的城市,穿的是西装革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五,建设周期不同。新农村少则三、五个月,多则年而半载就可以建成了。但是新社区,一般建设周期是两年以上,多则五、七年,十几年也不过分。第六,建设形式的差别。新农村是一种翻新,但新社区基本上是推倒重来,是一种重建。第七,服务年限上的差别。新农村建设中,老百姓盖房子,一般的服务寿命也就是房子的存活寿命一般是二十年左右,至多管一代人。但新社区只要把它建好了,一般是服务三代人。第八,从老百姓的资产形态上看,同是一个房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房子仅仅是个房子,不能作为抵押物,按我们司法术语讲它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抵押的恒产。但新社区最终要破解老百姓房子不能抵押的问题。第九,从规划设计上看,新农村基本没规划,基本没设计。但新社区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建没有规划和设计的房子,是按城市化的标准进行房屋的规划和建设的。第十,从公共服务看,新农村基本没有公共服务或公共服务水平很低。但新社区是按城市化标准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第二个方面,全新明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要把握好几个问题。第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拖不得又急不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再拖就对不起中国的老百姓了,这叫拖不得。为啥又急不得?规划不到位,政策研究不到位,坚决不敢拍脑门,必须想明白了再干。第二,两个规划一起做。第一个规划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在哪儿建、谁来建、怎么建、钱从哪里来,都要深入思考,这是一个大的运筹和运作。第二个规划是产业发展的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必须做产业发展的规划。在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讨会上我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几个标准,就是老百姓进得来、留得住、腾得出(原来的宅基地)、快致富、生活好。第三,实现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旦进入新型农村社区,生产方式一定要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主要应体现在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上。第二个转变是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是指就近城镇化,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第四,注意两道高压线。第一个是尽量避开基本农田。第二个是新型农村社区住进去的一定都要是农民身份,市民进新型农村社区是不行的。第五,思考两种态势。一种态势是晚干不如早干。第二种态势是小干不如大干,关键是要把示范点搞好。第六,防止两种倾向。第一个倾向是分配不公,以权谋私。第二个是不要损害群众的利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群众,在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建设分配等方面,一定要充分征求、听取群众的意见,防止损害群众利益,切实把好事办好。第七,纠正两种偏差。第一个偏差就是强迫、命令、一刀切、大呼隆。第二个偏差就是无动于衷,坐失良机。
全新明强调,新社区,大战略,大变革,大考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我们破解难题,需要我们突破重围,对我们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也是一个大考验。一年四季在于春,希望大家要以开放的精神,创新的勇气,集中精力把卢展工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理解好,共同努力把内乡老百姓的房子建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