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张一凡,男,17岁,内乡高中2012年应届毕业生。今年6月,他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我县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绩。
精做题,多思考
作为一名理科生,在他的眼里,并没有什么绝对的“高分秘籍”。但高分也不是空穴来风的,和所有的理科生一样,张一凡也在学习的过程中秉持着“想考高分就要用少量的题思考更多的东西”的思想及刨根到底的精神,不断整理错题集,在高中三年里一直走得很踏实。“一定的题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证做题的质量。”对于一道题,张一凡会不断地思考,思考这道题是考什么的,应该如何去解,与哪些题目相关,能总结出什么,通过总结对每一种题型都烂熟于心,知道它该怎么做,怎样能快速而准确地把题解出来,这是张一凡的制胜法宝。
勤奋才是王道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张一凡极度认可这句名言。在高三的时间里,他把勤奋落实到了每一天。早上很早起床记单词,作业不打任何折扣按时完成,晚上利用未熄灯的几分钟再解一道题……张一凡英语基础薄弱,一有空便读记单词,记忆语法,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因而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一个人再是天才,不努力也是庸才。”深谙此道的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正是这种努力推着他离成功越来越近。
抓住课堂
张一凡总会抓住课堂的40分钟,认真筛选每一个有效信息,自己不会的或重要的知识马上记下来。“老师的经验比我们多很多,按照老师的步伐走会更有利。”所以,张一凡在课堂上不会脱离老师自己干,从而有了良好的基础与飞速的进步。并且,“在课堂上精神要高度集中,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学习的时候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鹜,课堂上发愣,时间会过得很快,最终会导致一无所获。”
重视学习状态
学习首先要有兴趣,张一凡认为兴趣是建立在信心上的。“学习兴趣是积累出来的,在攻克了每一个难题后夸奖自己,便会积累信心,从而积累出学习的兴趣。”高考冲刺时,张一凡越来越觉得参加高考是一种享受,认为很多精妙的题目说白了就是能力升华的阶梯,他在享受突破的乐趣。
张一凡并不死读书,他反对把一切时间用于学习和开夜车的行为。他积极参与班级各项活动,下课必出教室与同学交谈、嬉戏,“学习与娱乐交叉进行才能保证良好的心态,让自己不致疲倦。”
这些沉淀积累的学习状态为他高考超常发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