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
烟叶面积8万亩,历史最高;
烟叶收购总量20.8万担,历史最高;
烟农收入2.28亿元,历史最高;
实现税收超5000万元,历史最高;
奖励力度213万,历史最高;
余关成为南阳市烟叶生产第一乡,历史最好;
数字见证发展。2012年内乡在烟叶产业上创下六个历史之最。
11月6日,我县召开2013年烟叶产业发展动员大会,全新明要求全县上下认清形势趁势而上,扩规模、提质量,巩固植烟大县地位,打造现代烟草新农业,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会议由县长李长江主持。
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显庆宣读了《关于表彰2012年全县烟叶生产工 作先进单位、烟叶生产明星户和烟叶生产科技示范户的决定》。全新明等县领导为获奖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并向获奖者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植烟先进乡镇、先进村、植烟科技大户分别作了典型发言。
副县长魏建廷做了2012年全县烟叶生产工作总结,并就2013年烟叶生产工作作 了部署。魏建廷指出,2012年,我县坚持以“四大两专”发展战略为核心,紧紧围绕“扩规模、上水平”两大主题,克服旱情、病虫害等不利影响,全县收购烟叶20.8万担,投放收购资金2.275亿元,烟叶税收突破5000万元,主要指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已稳居全市第一,进位全省前列。今年我县烟叶生产亮 点多多,烟叶种植面积猛增,整体呈现出“大乡更强、竞相发展”的局面;狠抓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品牌战略成效显现;产业化步伐加快;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落实各项扶持资金5291.2万元;抗旱救灾卓有成效。
魏建廷强调,2013年内乡烟草产业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为总领,紧紧围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彰显特色,优化服务”的总体思路, 继续实施“四大两专”发展战略(即发展大乡、大方、大村、大户,培养专业户、 推动专业化服务)。确保烟叶种植面积11.5万亩,力争12.5万亩,确保收购商品烟叶1150万公斤,力争1250万公斤,确保实现烟叶税5500万元以上,烟农收益有明显提高,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善,努力实现政府、烟农、企业三方共赢,推动烟叶产业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新明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新明讲了三点:
一,内乡大力发展烟叶产业也要“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烟叶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高风险及高技术含量的特质,内乡县在大力发展烟叶产业时要注重“四化”和“五个矛盾”。“四化”即: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专业化。规模化指在植烟面积上,大县最佳面积保持在十万亩左右,大乡不低于一万亩,大村不低于一千亩,大户不低于一百亩;标准化指在烟叶生产过程中注重技术指导、科学管理,全面推进标准化发展;机械化指烟叶从种到收,从收到烘烤积极推行全程机械化;专业化指培养一批有威望、懂标准、精生产的烟农标准技术带头人和“领头羊”,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烟农队伍。
发展烟叶产业中的“五个矛盾”:一是粮食生产安全与烟叶种植之间的矛盾,要尊重老百姓意愿;二是土地分散持有与现代烟叶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之间的矛盾;三是烟叶生产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与劳动者技术储备偏低之间的矛盾;四是种植轮作倒茬与服务设施固定化之间的矛盾;五是种烟、卷烟和卖烟之间的矛盾。
二,2012年是我县烟叶产业重大突破年,创下“六个历史之最”,得益于服务、综合效益的提升,得益于注重培养烟叶生产的内在动力,得益于烟草公司、烟农和政府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烟叶产业跨越发展。
目前,全县上下要集中力量把烟地正好,注重防治病虫害,大力推广实用技术。
三,2013年是内乡烟叶产业的重要战略调整期,内乡县要保持南阳市烟叶生产第一县,各乡镇要争创南阳市烟叶生产第一乡,各村要争创南阳市烟叶生产第一村,规模不低于50亩的种烟大户争创亩效益南阳市烟叶生产第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