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创文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内乡进行时 > 创文
板场乡:“三驾马车”引领高质量脱贫
添加日期:2020-07-17 09:14:59   来源:   作者:张德胜   浏览量:

  2019年末,内乡县板场乡两组扶贫数据亮眼。一是与2016年初相比,贫困人口从1969人减至8人,贫困发生率从16.75%降至0.06%,平均人均纯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至1.5万元;二是2018年以来,没有新增致贫和返贫人口。数字背后,是该乡优化“三驾马车”动能,“富口袋、富脑袋”、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的进程。

  产业达人闪耀脱贫路
  满目青山翠,夕阳西照明。傍晚时分,内乡县板场乡文龙村脱贫户王中才赶着羊群回家了。山路弯弯,一只只黑白相间的山羊吃的饱饱的,满载着王老汉的小康梦,欢快地奔跑。
文龙村地少林多,草木茂盛,素有养殖山羊的传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技术落后,市场缺乏,大多数家庭养殖规模都在三五只,春节时自家宰了吃。
2015年,文龙村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据文龙村驻村第一书记郭盈温回忆:“王中才当年64岁,劳动力弱,缺智少志,只有养殖山羊的经验。工作队为王中才‘量身定制’了帮扶计划,鼓励老羊倌多养羊、发羊财”。
  工作队包技术、包资金、包销路,王中才开启“无忧”脱贫模式。从2016年初1只母羊1只小羊起步,到2019年,羊圈一扩再扩,年出栏达到20余只。王中才高兴地说:“养了几十年的羊,没想到临老成了养羊达人,断了‘穷根’、摘了穷帽,过上了好日子。”
  在该乡三岔村,驻村工作队帮助养蜂大户注册专业合作社和淘宝网店,引导养殖户做大做强,产品供不应求。2019年,全村8户贫困户依靠养殖土蜂,年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带动附近20余贫困户发展土蜂产业,共享“甜蜜”。
  “他们与我比起来,都不算啥。”该乡龙凤村的贫困户秦喜生乐呵呵地说。去年,他家一茬猪出栏30头,毛收入22万元,被评为全乡的脱贫达人。
因村制宜、因户施策,让小产业多点开花,是近年来该乡“治贫”的基本策略。通过发展食用菌种植,159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1.5万元;发展黑李、晚秋黄梨、大樱桃等高效林果,125户贫困户拥有了“摇钱树”。在疫情防控期间,该乡坚持每天深入产业一线指导生产,免费发放口罩,做到防疫战贫两不误。
  灵活就业鼓起“钱袋子”
  走进板场乡福鑫扶贫基地,宽敞明亮的扶贫车间内,一台台机器正有序运转着,贫困户马冬道戴着安全帽,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疫情之后,经过岗前技能培训,就来上班了。我负责打包,工作不重,每个月工资3500元。扶贫车间有政府做后盾,干着就是爽。”马冬道一家5口人,母亲双目失明不能自理,爱人身体弱只能做些家务活,并照顾老人和正在读书的孩子。能在家门口打工,村里面就业,增收顾家两不误,马冬道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
  在福鑫扶贫基地,和马冬道一样的贫困务工人员还有20多个,他们都是灵活就业政策的受益者。据悉,围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就业”的目标,该乡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建设扶贫车间、设置公益岗位等措施,大量开发就业岗位,及时推送就业岗位给贫困劳动力。
  “我们根据贫困劳动力的意愿和劳动能力,统一组织劳动技能培训,需要外出务工的,积极办理各项证明,集体组织欢送、护送。协调乡内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建设扶贫车间31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8个,培训26家带贫家庭农场。针对弱劳动力,因人设岗,开发扶贫公益岗位和爱心岗位,为贫困人口就业设置最后一道保障。”据该乡主抓就业的组织委员张叶介绍,目前,该乡做到“宁可岗等人,不让人等岗”,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绿灯长明。
  岗位到,群众笑,腰包鼓,劲更足。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面前,广大贫困劳动力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力更生奔小康。
  社会扶贫织密保障网
  “能够走进大学校门,安心学习,对我来说,就是奇迹。”谢飞鸿说。
  谢飞鸿的家位于板场乡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全家5口人,69岁的姥爷四级残疾,父亲重度残疾不能自理,弟弟正在读初中。2017年,家里唯一有劳动能力的母亲患了脑梗,治疗后也偏瘫了。现实的苦难,突然摆到了正读高三的谢飞鸿面前。
  乡党委书记李耀武知悉后,亲自上门走访,给全家办理了低保,并给她联系爱心人士,签订助学协议,每年资助6000元学费,直至大学毕业。去年谢飞鸿考上二本院校,该乡通过社会助学叠加资助,年扶助金额稳定在1万元以上。
  李耀武为该乡13名和谢飞鸿情况类似的贫困学子建了微信群,交流心得、倾听问题、解决困难。谢飞鸿说:“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幸运的是有了党委政府这把‘保护伞’,把困难都给兜底了,让我们安心圆梦‘诗和远方’。”
  实际上,谢飞鸿身上所体现的只是该乡持续打造社会扶贫体系,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络的一个缩影。
  2017年,该乡下发文件,对乡内企业进行十星级评定,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对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制定奖惩标准,不断调动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2019年7月23日,乡党委、政府发放《助学捐款倡议书》,一个月时间,这个总人口不到1.2万人的山区小乡,筹款110余万元,对全乡395名优秀学生落实资助全覆盖。
  2017年以来,社会扶贫筹资90余万元,在各村设立“讲习所”和“爱心超市”,夯实“智志双扶”物质基础。
  2020年3月,社会各界捐款70余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把贫困群众因疫情影响的损失降到最低。疫情之后,全乡筛选出有返贫、致贫风险的95户群众,辖区企业纷纷认领抢帮,筑牢收入堤坝,守住幸福底线。
 

    

 

上一篇:畜牧局“四举措”支持牧原做大做强助推脱贫攻坚      |      下一篇: 赤眉慰问在企业务工的贫困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