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本站信箱nxqmw@sina.com

网言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 网言
筹建“铁塔公司”要以打破垄断为最终目的
添加日期:2015-02-13 08:40:3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日前一则“国家基站公司”即将挂牌成立的消息引爆通信业关注。4月30日晚间,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相继作出的回应证实,三大运营商确实正在研究共同组建“负责统筹建设通信铁塔设施”的一家新公司。有来自运营商的信息称,新公司名称初步预计为“国家铁塔公司”。(东亚经贸新闻5月3日)
    在4G网络大力发展,国内电信运营商需大量建设基站等、需要大量资金等投入的情况下,筹建国家铁塔公司,通过统筹兼顾共同合理利用,无疑会有效减少它们对这些建设的巨额重复投入。也就是说,理论上这可有效降低运营商的经营成本,进而对降低电信资费,惠及广大消费是一种正能量。但就现实情况看,这很可能只是消费者一厢情愿的事情。
    众所周知,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之所以能够实现垄断或准垄断,主要是其一方面有丰富巨大的软硬件运营资源,另一方面是其有庞大的业务营销队伍和网络。但从根本上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强有力的软硬件运营资源。而这些软硬件资源,一部分就是今天准备筹建的“国家铁塔公司”所负责建设和维护的运营终端机房、铁塔、站址和管道等基础设施。而更关键的其他方面,则就是运营商运营所需要的通信主设备等资源。
    凭借这些资源的垄断,三大电信运营商事实上形成某种价格联盟或准价格联盟,对上游有竞争关系的对手给予不平等高价等,人为制造不充分的互联互通等;而对终端的广大消费,则给予较高的电信资费服务价格,比如上网费用,就是公认的相对“全世界最高价”。
    回头反观筹建的“国家铁塔公司”,按照设想的筹建经营模式,其是由国内电信三巨头“共建共享”,实质上换汤不换药的把原本已经由三巨头相对垄断的运营终端机房、铁塔、站址和管道等基础电信设施原有资源,及增设维护权,等于进一步集中到一个平台上,更强化了垄断。对三大垄断电信巨头而言,这在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某种意义上也为形成一定的价格联盟提供了更便利的渠道。
    而同时,其它更为关键和核心的资源,依然高度掌握在各垄断电信运营商手中。“网业分离”并没有因“国家铁塔公司”的出现而实现,国内电信市场垄断局面也没有因此减轻或有效好转。这样,在垄断依旧甚至更为强化,而又没有引进其它有效竞争的情况下,三大电信巨头因此降价惠及消费者的动力,客观讲是不强甚至了却于无的,至少说没有有效的内在动力和压力。建立在垄断企业良心发现基础上的降价等优惠,值得怀疑和观察。
    香港电信市场格局和价格等经验告诉我们,降低电信服务成本和服务价格,充分竞争才是唯一根本有效的良药。以有效降低三大电信运营商重复基站等基础设施成本为目的,有关方面积极筹建“国家铁塔公司”,未尝不可。但要明白,不能为了简单的降眼前成本而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应是为了广大国民和消费者受益,如果受不到益,还有可能引起新的或更大的垄断,则就不符合国企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是改革瞎折腾。对国内电信及筹建“国家铁塔公司”而言,要广大消费者最大程度上受益,莫如有效打破垄断或以打破垄断为最终改革目的。
    这就要求,一是总体来看,筹建的“国家铁塔公司”,不能仅以电信三巨头为出资股东,要允许更多的资本进入。二是短期看,筹建的“国家铁塔公司”,如果短期内不能形成有效竞争,应该接受国家服务价格监管,以免由于垄断出现畸形服务要价,消解不重复建设带来的利好。
    三是从长远看,筹建的“国家铁塔公司”,一方面电信三巨头的出资份额要完全与他们脱钩,由另外单独的公司持有和经营;另一方面应当是有充分的竞争对手,这就意味着将来所谓的“铁塔公司”不应只是一个。四是根本上说,既要电信经营者降低经营成本,又要让消费者最大程度获益,最终还是要引进充分的电信市场竞争,实施电信“网业分离”改革。

 

上一篇:高速通行费“有涨有降”并非一无是处      |      下一篇:“普惠式物价补贴”需要合理解释